1.李某某,男性,52岁,吉林人,工人。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痛甚时大汗出,于年3医院就诊,经消化道钡餐诊为胰腺癌,即住院并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胰头癌。术后患者体质差,上腹部疼痛,于年3月到本科门诊治疗,予以中药扶正培本,健脾益气之方,如下:
太子参12g,生黄芪30g,当归6g,白术12g,茯苓12g,枸杞子15g,菟丝子15g,郁金10g,香附10g,元胡10g,薏仁15g,女贞子15g,桑椹子15g,熟地20g,焦三仙各15g,白花蛇舌草15g。每日一剂,三个月后病情好转,疼痛缓解,食欲增加,存活7年后因肝转移死亡。
2.陈某某,男性,60岁。
患者于年6月份开始出现左上腹疼痛,纳差,消瘦。医院作B超及CT检查,发现胰尾部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胰腺癌。年8月6日医院作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高分化胰癌,腹腔淋巴结转移。年9月、11月分别作化疗,方案为PDD,5FU,MMC,年7月又出现上腹部,腰部疼痛,伴腹胀,再次做B超及腹部CT检查发现胰体部肿物4.9cm×3.6cm,诊为胰腺癌复发。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辨证为痰湿瘀阻,治则化瘀抗癌,方药:茵陈30g,山栀子15g,龙葵15g,白英15g,蛇莓15g,白花蛇舌草15g,桃仁15g,元胡10g,赤芍15g,八月扎10g,凌霄花10g,焦三仙各15g,山药15g,党参15g,厚朴10g,大腹皮10g。水煎服,每日一剂,服药一月,疼痛消失,上方再加党参30g,生地15g,生黄芪30g,连服三月,复查B超及CT,胰体部肿物消失,后予以扶正培本、健脾益肾中药。方如下:
党参30g,枸杞子15g,女贞子15g,菟丝子15g,补骨脂15g,生黄芪15g,玉竹15g,郁金15g,扁豆15g,山药15g,茯苓15g,白术15g,阿胶15g,夏枯草15g,金樱子15g,连服三月。年12月门诊复查未见肿物,腹腔淋巴结不大,后予以西黄解毒胶囊定期服用。目前仍然健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