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价值 >> 荐读通过24株植物,了解大地与人类的隐
以冷峻的笔触与悲悯情怀,参悟植物魂灵
一部野草与大地、大地与人类关系的另类解读之作
第七届老舍散文奖、首届大观文学奖获奖作品
《苍耳:消失或重现》是青年作家杜怀超的一部随笔力作。在这本讲述了苍耳、水烛、打碗碗花、看麦娘、灯笼草、慈姑、蛇莓等24种乡间野草的作品中,作者以冷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参悟我们身边触手可及,却又屡被忽视的植物魂灵。
作者无意以风物志的形式记录这些野草的形态,却从植物自身的特点、生活用途、文化价值、哲学意味、宗教意义以及植物与人、社会的现实关系中,还原了这些野草的本来面目,颠覆了人类对于野草的认知和批判,并指出: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野草的文化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博弈史。万物有灵,这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中,这本书给出了人类如何从野草身上,获得大地的美学、自然生态之道和自我的拯救与救赎。
《苍耳:消失或重现》同时也延续了乡村文学的这一文学传统。但与鲁迅、周作人、沈从文、刘亮程等前辈作家不同的是,他进一步把对乡村的书写推进到物的层面,深入到乡村的细节与根部。书中的花花草草,在他笔下均呈现出一种源自乡村与岁月的风骨和神韵。譬如《问荆:把肉身交给植物》一篇中,他写道:“问荆问荆,拷问的问,荆棘的荆,拷问什么呢?拷问那些充满着坚硬与刺的障碍物,密扎扎地,长在你必经的路上?是一种宣言,还是一种高度,一段段象形的文字?荆,无形与有形,具象与抽象,虚与实……世间有多少事与物都是别样的荆棘?”每个字都力透纸背,引人深思。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曾获第七届老舍散文奖。书中同时附录了插画师弄月之喵的24幅精美植物插画,让人在阅读时,能够感触到植物本身的姿态,同时体悟到人与植物的这种发自内在的,关乎灵魂的隐秘关联。
《苍耳:消失或重现》
杜怀超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45.00元
作者简介:
杜怀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1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徐州市文联专业作家,小说、散文写作者,紫金山文学奖、老舍散文奖、孙犁散文奖、林语堂散文奖获得者,散文《一个人的农具》获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著有长篇系列散文《一个人的农具》《乡村物语》等多部。现居苏州。
相关推荐:
《苍耳:消失或重现》以冷峻的笔触与悲悯情怀,参悟苍耳魂灵。以苍耳悲苦孤寂、坚韧壮丽的一生,写出了它的风骨与神韵,同时思考生与死、社会与人生。文笔优美,笔力遒劲,生动深刻,力透纸背。读来不仅令人动容,亦颇多教益。
——第七届老舍散文奖颁奖词
朴素的文字散发着野草的芬芳,灵动的叙述却深蕴生活的哲思。草的一生,与人的一生,在大地上重叠,都是大地苍生,都有自己的生存尊严与生存高度。把一棵野草写得如此摇曳生姿,又如此庄严。清新流畅的文字让人读来如饮山涧清泉,蜿蜒涌动的丰厚意蕴却给人带来无尽的思索。散文的轻灵与厚重在作者的笔下得到极完美的结合。
——首届大观文学奖颁奖词
杜怀超进一步把对乡村的书写推进到物的层面,深入到乡村的细节与根部。他曾经对乡村农具细细抚摸,在本书中他打量的则是那些野花野草,对这些大地的皮肤,杜怀超给予了少有的北京治疗白癜风那个医院比较好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jz/1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