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栽培 >> 五一假期,这类野果又将红遍你的朋友圈
蓬蘽是最为常见的“妙子”,一般在山坡荒地、山田溪沟旁、茶园、竹林菜园等地方容易找到。
▲成熟的成片蓬蘽图:远志蓬蘽属小灌木,在常见3种“妙子”中身材最为矮小,一般成片生长,由于它长得靠近地面,所以我们又叫它“地妙”。枝条、叶柄疏生皮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一般3-5枚,卵形或宽卵形。花白色,直径3-4cm。聚合果球形,成熟时鲜红色,摘下时不带果柄,所以可以一口十几颗一起下肚;果内部略空心,因此又称其“空心妙”;不过因为空心,往往内部会有些先入为主的蚂蚁等虫子,入口前一定要看清楚。
▲花期的蓬蘽图:远志★山莓山莓喜长在疏林下,林缘山路边,常见度低于蓬蘽。▲满树红果的山莓图:远志山莓属直立灌木,通过地下根蘖生新苗,所以当你发现一株时,不要太兴奋,往旁边看看,一般还会有几株。它的枝条具弯皮刺。单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微心形。花白色,直径略小于蓬蘽。▲花期的山莓图:远志聚合果球形或卵球形,形状更像草莓,但果实较小,仅1cm左右;成熟时橙红色或红色,外密被细柔毛;果实心,摘下时带果柄(难分离),所以适合像嗑瓜子那样一颗一颗品尝。
▲一颗早熟的山莓图:远志★掌叶覆盆子
掌叶覆盆子属藤状灌木,但常见度相对最低,不过有些地方已经有人工大量栽培。它的生长环境、花型颜色、果型味道及成熟时的颜色都与山莓相似,最大的区别在于叶型:掌叶覆盆子的单叶为掌状5深裂。另外,果实大小与蓬蘽差不多,但大于山莓;果期略迟。
▲掌叶覆盆子的掌状叶图:远志▲等你去摘的掌叶覆盆子(流口水了!)图:远志
掌叶覆盆子和山莓吃起来都略带点牛奶味,所以我们这里又称它们为“牛奶妙”,自认为比蓬蘽的口感更好。
▲三种“妙子”果实的对比图:远志(素材来自网络)读到这里,如果问你鲁迅先生小时候吃的覆盆子是哪一种,你应该能对得上了吧。“不能吃”的蛇莓这个季节,常与以上三种“妙子”相提并论,果实看着更像草莓的蛇莓Duchesneaindica(Andr.)Focke也成熟了,我们这里叫它“蛇妙”。蛇莓也属蔷薇科,只不过是蛇莓属的,跟草莓一样是草本,匍地生长,花黄色;在草地上、路旁、沟边或田埂杂草中常见。
▲蛇莓的花与果图:远志那它究竟能不能吃?
老底子人说它被蛇“爬”过,有毒不能食用,是蛇的专属水果,但事实上它是没毒的,只是淡而无味不好吃。不过你也不要轻易尝试,因为它的果实基本贴地生长,容易被污染,建议不要采食。其他可以吃的“妙子”悬钩子属是蔷薇科一个大家族,它在我国有种,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区,在浙江有33种10变种,所以,除了以上三种最常见的“野草莓”,在野外我们也可以碰到其它一些相对分布较多的种类,如茅莓RubusparvifoliusL.、寒莓RubusbuergeriMiq.、高粱泡RubuslambertianusSer.等,果实同样酸甜可口,只不过因为果期相对较迟,这个季节我们也就不会在意它们。茅莓为落叶灌木;复叶,小叶3枚,叶背密被白色绒毛,顶生小叶菱状圆形;花紫色;花期4-6月,果期7-8月。
▲四月花期的茅莓图:远志▲茅莓叶背密被灰白色绒毛图:远志
▲茅莓聚合果图:网络
寒莓为蔓生常绿小灌木;单叶卵形至近圆形,顶端圆钝,基部心形;花白色;花期8-9月,果期10月。▲四月的寒莓(园林上做林下地被不错)图:远志▲寒莓的聚合果图:网络
高粱泡为半常绿蔓性灌木;单叶宽卵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花白色;花期7-8月,果期9-11月。
▲高粱泡图:网络警示!!!“野草莓”虽然好吃,但采摘时一定注意它们的生长环境,一般在路边、农田、菜园或茶园旁的地方容易沾上除草剂(除非是你确定没有农药污染),安全起见最好别摘;而人类农事活动较少的地方或山林则更安全些。如果发生食用野果有中毒现象,一定要及时就医,切记带上野果,以便医生做出正确判断。
明天开始就是五一假期,提前祝大家节日快乐!趁着好天气,你何不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去山里寻找那份童年的味道。参考文献:
[1]中国植物志.第37卷.[2]浙江植物志.第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