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

洞在山外,佛在性中

发布时间:2021/4/24 19:48:45   点击数:

01缘深缘至

虽然学徒们已经在线上协作了小半年,但其实关系还停留在网友阶段,急需一次朝夕相处的长途出行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艳璠出现的正是时候,用感激二字反倒轻慢了,更像是冥冥中的缘分,让我们注定不能彼此错过,就算师徒没做成,不如换一种更特别的方式相知相处。

艳璠第一次用洞山寺的介绍向我和学徒们发出邀请的时候,我就已心痒难耐,所有条件超越我的期待:环境幽美,人迹罕至,清淡餐食,规律作息,设施齐备,还有信仰的加持,是花钱都买不到的机会。而疫情这件事,说开了,既是都市禁足最无奈的借口,也是深山退隐最合适的理由。

谢绝了艳璠让我们坐飞机的安排,反而订了18个小时最慢的那趟车。这次不赶时间,让灵魂跟上脚步吧。火车是下午5点的,但一早就没心思工作了,还提前试玩了要带上路的团建桌游。多少年没坐过绿皮车了,六个人正好包下一间硬卧舱,安全而亲密。在瓜子,泡面,八宝粥的火车标配中,大家聊了各自对旅程的期待,曾遇到过的好的和不好的老师,做过的傲人的和丢人的事。

火车,跟与时代脱节的学校一样,还一丝不苟的奉行着几十年前制定的奇葩规矩,穿着乘警制服的服务员色厉内荏的敦促大家换票,几点必须交还垃圾托盘,几点必须拉上窗帘,并拒绝回复一切她自己从没思考过的问题。本打算熄灯后像大学入学时那样摸黑夜聊的,但富有节奏的火车律动瞬间把大家送入了梦乡。

我7点醒来时,大四的学徒们已经早起写论文了,既心疼,又生气。都明知是毫无意义的工作,但不得不为了最后那张“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证书而坚持跑完这最后一圈。如果不是为了给他们交了四年学费的家长一个交代,我一定会劝他们放弃。列车读书会上,我跟大家分享了《先知》里关于Teaching的那个章节,志滔分享了姚莉老师的《用梦想填平沟壑》。

还没出站就看见艳璠抱着儿子举着花等着我们,带我们去吃了南昌最贵的西餐厅。她5岁的儿子大慈从小在华德福幼儿园和寺庙里长大,从来没有被学校和作业祸害过的天性被完整的呵护着,眼睛如林中泉水般清澈。妈妈回家收拾行李时,他一个人领着我们一群陌生人去公园,指挥我们做游戏,鼓励每个人给自己起一个新名字,他自己就有很多个。

寺庙派来接我们的延杰师一袭便装,戴着酷酷的墨镜,谈吐风趣,乐队的夏天气质扑面而来。我们去看了李世民弟弟修的滕王阁,多年历史,29次重建,现在这幢是梁思成的作品。可惜主阁没有开放,只能在江边打个卡,想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

02洞山禅寺

两个小时开到洞山寺,比我想象的要大很多。原来洞山寺是南师发起重建的,南师振臂一呼,众多追随者筹款一亿两千万。吃完饭去师父那里喝茶,师父很和蔼,没有半点架子,也道出了大庙背后的原委和苦衷。不过洞山简约风的佛像美得让我一见倾心,阿难和迦叶尊者的笑各有特色。

延恒师带我们导览洞山时让我们下山一路止语,先专心听鸟鸣,听溪水,听自己的心跳声。他说,这条溪水到了七八月份,萤火虫会把它变成银河,就为了这句话,一定要再回来。

山亦有灵性,竟及时坍塌,把曹洞宗开山祖师爷的灵塔掩埋,才让它免于在十年浩劫中遭受凌辱破坏。又多亏了韩国的曹洞宗信徒们根据史书记载,追根溯源,终于让根藤环抱的良价祖师灵塔重见天日,不禁联想到吴哥的塔普隆寺的盛景。

可惜的是,本来神仙般的幽境,为了要达到A景区的标(拨)准(款),ZF处处画蛇添足,非要加建毫无必要的栏杆,庸俗的标识配上扯淡的民间传说,还用大喇叭播放贝多芬的音乐。原来师父的苦,和我的苦竟是如此相似。

■但愿这绵绵雨水,洗去心头百种妄念,不驻留恩怨前尘,不焦虑罔知未来。

■草叶挽留露水,是不忍心见它跌落,花瓣挽留雨滴,只是想给自己做个面膜。

■天南星做错了事被贬下了凡,天天在佛前忏悔,希望长出飞回天庭的翅膀来。

03寺庙日常

天天想着第二天:30起床,但晚上总是开会到很晚,一次也没做到。好不容易终于参加了一次6点的打坐,怎奈骨硬如水泥,心乱如猿马。脸上永远挂着天使般笑容的延融师从年开始学习阿斯汤加瑜伽,现在已成为资深助教老师。每天9点,师父们都在他的带领下练习瑜伽。为了让我们有更完整的体验,他还专门为我们设计了一节课,发现延融师很会跟学生互动。

寺庙里用餐前都要跟着师父们一起诵经,每每读到《省思文》都会泪流满面,可能是因为此生糟蹋了太多食物吧?“吃多少,拿多少”在自助餐厅是规则,在寺庙里是慈悲。你一旦分清楚了到底是身体必需还是口舌贪欲,就会自觉的停下筷子来。即使做不到过午不食,也可以尝试吃八分饱,其实饥饿感让人保持觉知和分寸。

虽然师父跟我见过的出家人太不一样,但平时三餐只吃生菜卷米饭沾大酱,每个人选择自己的戒律。凝望着这一粒粒米,想象蔬菜从小到大短暂而不易的一生,谁还会浪费食物?索性闭上眼睛,仔细辨认、品咋筷子送入口中的食物,把咀嚼的次数从7次加到12次,这是萝卜,这是豆腐,食物原来的味道,竟如此香甜。

百丈禅师几百年前改写了中国僧侣从化缘乞食到自食其力的规矩: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我带着学徒们去厨房做了做样子,还辛苦师父教我们做馒头花卷,希望没添乱。

世界地球日那天,老天发了慈悲,把雨水收了,终于可以去山上看虫子和花儿们的化妆舞会。从三月份开始,山里的笋就一直在等我们来,等得脖子都抻长了,就变成了竹子,真的是抱歉。走了一下午,只挖到两根小笋,幸亏还有鲜嫩的蕨菜和藜蒿,阿姨挥着镰刀为我们开路,一边害羞的躲着镜头,一边挥舞着摘到的蕨菜,说拿去拍拿去拍。

■谁骗孩子说从鸭妈妈那里偷来的蛋能孵小鸭,那你来解释什么是受精卵。

不知后来阿姨自己爬了多远的山,挖来今年最后那几棵笋。黄檗寺师父送的一大包冻笋也来得蹊跷,恐怕也是有人特意安排的。中午像饿极了的熊猫一样亢嗤亢嗤埋头啃。反思自己的“贪撑吃”,还劳烦了这么多人,无比满足中又无比自责。

每天饭来张口,受之有愧。不管师父们嫌不嫌我们手笨,带着学徒们去帮忙除草。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生平第一次挥锄头,几下手就酸了,姿势还不如一个5岁的娃娃专业。终于有机会穿上我们的师徒制服了,可惜还有几个没能一起过来。

可能是茹素的关系,心变得更软了。野草是抢了茶的养料,但它也是无辜的,只是生错了地方。好美的白鹇,好端端撞死在玻璃上,或许是想早点轮回成人吧?师父葬它时给它念了往生咒。

■为了不让日子不白白溜走,每天有复盘时间,分享反思见闻和收获。

在师父们的读书会上大家齐诵百丈禅师的《丛林要则》和蕅益禅师的《佛前十不求》,字字珠玑。但读书会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并没有讨论,也没有翻转课堂,多希望看见师父们像密宗的喇嘛们那样辩经。《俱舍论》有点像绕口令,并不很难懂,但感觉把简单的东西搞复杂了。延融师不但会做萌萌的PPT,还容忍我问了很多唐突的问题。

只有佛诞日那天师父亲自主持了礼佛仪式,看来师父真的参透了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整个礼式比我见过的简短很多,前后不过半小时光景。寺庙里拜在佛前的猫猫狗狗都是有灵性的,它们盯着你看,不是乞食,是在告诉你轮回的故事。

散步时遇到一只神奇的苍蝇,不知道是什么转世的,赖在我手上任凭我抚摸,赶都赶不走。让大慈帮我录了视频,记录下这段可能前世的缘分。

0天宝古村

艳璠带我们去逛天宝——中国保留最完整的古村落,趁村民被强行迁走打造5A景区之前。跟官阶匹配的门当户对,鲤跃龙门的栋梁雕刻,布满苔痕的夫人天井,虎皮纹路千年不朽的金丝楠,承载着几代人的精神遗产和遗憾。古时候,读书人考下功名,当个好官,当真能造福一方百姓,改良一地民风,比现在容易很多。

■小小村子竟出过70多位进士,是宗祠的荣耀,怎么有人捐了个博士的牌匾?!

■据说藏着6个人物的超级门神,你能找到他们吗?

状元家墙外的小巷,妻妾们落轿的地方,不知该羡慕她们锦衣玉食或该同情她们共享夫君。培根学院是乡绅捐建的全国第一所乡村职业学校,中西合璧的教学楼曾容下多名学生,现在却不能被历史容下。导游带我们去看千年古树林,雷公也是个当代艺术家,把无辜的柿子树劈成那样还让它活下来,并赐他保佑村民中举的法力。

■这有毒的蛇莓和甜甜的空心藨,你最好分分清楚。

■古树长廊隐瞒了多少尘封的往事,千年香樟上辈子其实是只熊猫。

■你用丝巾演绎《春天的大妈》,我就本色出演《人狗情未了》。

我其实是来学习的,但师父却让我给大家做一场演讲,没想到师父们对教育的话题竟如此感兴趣。没有PPT就容易跑火车,分享超时推迟了暮鼓,心中愧疚。照师父的话说,还是太多妄念,哪怕是出自好心。延志师与众不同的眼神,果然心里深埋了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后来几位居士也加入进来,争先恐后的分享了对应试教育的血泪控诉。

可能是托了布鲁可的福,难得被大慈翻了牌子,给我唱他自己谱的曲,夹着中文、英文、经文和蠢笨的大人听不懂的火星文。陪他吃晚饭,竟父爱泛滥的吃完了他的剩饭。

05黄檗残垣

师父亲自开着他那辆曾穿越无人区的的吉普带我们去黄檗禅寺,临济宗的发源地。好奇在什么情况下禅师会合葬,更想不明白到底是有多蠢的人才会用水泥填平已被踩踏了千年的石板路,就为了能让车开上山。学徒想去拔掉这根不挑地方长的竹子被我阻止了,这本来是它的地盘,是碑立的位置有问题。

■师父本来就不是很爱穿僧袍,一出寺门,更是一个宠溺孩子的邻家爷爷。

■溪水几个月不见一个活人只能聊骚蓝天,虞美人开得花枝招展的跟行人抛着媚眼。

真是活久见,世上竟然还有烂尾的寺庙。远看像皇宫般气派,近看像乱葬岗般凄凉,“好大喜功”的妄念真是要不得。害得师父们眼睁睁的看着豪华的庙宇一天天被杂草湮没,而自己却蜗居在生产队前后穿风的旧楼里已经整整年。

■两小时的车程,想象以前的僧侣们互相拜访要走几天几夜?磨破几双布鞋?只能用表情包沟通情感的现代人再也不可能写出那种凄美的离别诗句。

■燕子小两口真会挑地方,在佛堂里搭窝,一边听经礼佛,为轮回转世做好准备。

06五斗米农场

师父临时有客远来,派延融师带我们去五斗米有机农场采桑葚。眼看着专心采摘的大慈篮子越来越满,我的篮子却还是空的,原来全塞自己嘴里了。眼看着熟透的几十亩桑葚白白跌落在尘土里,多吃一颗也是慈悲。采桑葚时发现了三件事:越是低处的越是甜,但非得要躬下身才能得到;黑熟的固然甜美,但酸甜的更有回味;熟透了的经不起挤压折腾,反倒腐坏得快。请问看客悟到了什么?

洞山寺的好友五斗米农场的主人春哥,带我们参观了他多亩的土地,讲述他大学毕业后去大国企工作,几年前辞去高管职位回乡创业,向老父亲重新学习如何做农活,用有机耕种的方式改良被速生经济林破坏的土壤、改善村民收入和改造农人良心的故事,很受感动和启发。也开始思考:如何让那些被迫遣入城市的农村孩子找回他们的文化身份,如何保留他们从田野间找到幸福的能力?

等五一的游客散去后,延迟满足的午餐让我们对每一道菜更满怀珍惜和感恩。吃过8个月的壮年走地鸡,再吃一动不动激素喂养5天就出笼的肉鸡,简直是服毒。鸡和人类的年龄是32:1,我瞬间听懂了春哥的警告,老母鸡炖汤也不能太老,对啊,谁会想喝老太太炖的汤?

回到洞山,小何已经在他的制陶工坊备好了茶点等候多时,又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以前开的陶吧女员工被恶霸强奸致死,追随师父去了南师的太湖大学堂,出家未成但成为师父在俗世凡尘的得力助手。63度96年的白酒、糯米酒、桑葚酒和白葡萄酒四种酒下肚,不可能不成为相见恨晚的朋友。

07缘起缘迟

这些日子一有空就去找师父聊天,更理解了他的不容易。每天疲于应对各种不着调的人和政策,还得养活这一个庙老老小小几十号人。也惊喜发现师父带徒弟的方式跟我很像,自己不怎么讲课,让徒弟们自己搞读书会,运营寺庙,农场,从生活中学习,从劳动中开悟。他自己也很辛苦,经常要“坐台”——见程度不一的精神病人,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师父说他可以挂牌出诊做心理医生了。

很多人误以为出家就是遁入空门,其实我常常看到师父们共情民间疾苦,入世度人。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不以恐吓为手段招募信众,不把佛祖神化偶像化,把释迦摩尼称为老师,鼓励每个人实修自证,相信每个人都有可能悟道成佛。这跟我所信奉的”赋能学生“的教学原则如出一辙。我此生别无他愿,只想成为一名终身学习的好老师,并通过我的努力帮助别人获得智慧。

■这幢清朝的老建筑内部已被白蚁蛀空,但洞山38世住持海寿法师在牌匾上题的“佛在性中”四个字仍慧光四射。

有一天晚饭后延传师拉着我一起散步,给我讲如何脱离苦海。不是我傲慢到自比当年的悉达多王子,但我自己好像真的没什么烦恼,却见不得那么多人因为教育如此焦虑,才来洞山向师父们请教怎么帮助他们,才会向延融师一再追问那37道法门。但好像跟一般中国寺庙里更标榜”普度众生“的大乘佛教不同,洞山的师父们好像更钟情原始佛教,更注重自己的修行觉悟,苦集灭道。

■好喜欢禅房门口师父的亲笔题字:只管打坐去

我是一个重视仪式感的人,总觉得不发大愿,难成大事。自古就有拜师礼,我自愧空有一腔热血,并无一技之长,受不起学徒跪拜大礼,但又不甘心跟拜老丈人似的草草喝一杯茶了事。这次把学徒们带到洞山寺,本来还有一个小心愿,想借助佛堂的庄严,本师的智慧,师父的护持,走一个简单而肃穆的仪式,以正其心,以表其志。

其实皈依的流程并不复杂,虽有些戒律,但也给六根未断的凡夫俗子留了不少余地。师父又是如此不拘小节的性情中人,又加上艳璠这段难得的缘分,几次动了皈依的心。但是,和所有形式主义的东西一样,师父并不在意这个过程。只要心诚,在家里自己就能皈依。我想想也对,就没有再提,临行前带领学徒们去大殿向本师磕了几个头,去禅房打了个坐,就去跟师父道别了。

和艳璠和大慈的道别比我想象的轻松很多,虽然大家在车里也都留下惜别的眼泪,但这几天的朝夕相处,已经当成是自己人了吧?凭着她对于教育创新的这腔热忱和对佛法的参悟,我毫不怀疑我们会在将来的日子里有很多交集,有很多来日可期的惊喜。

没吃够洞山的米,没拜够洞山的佛,不如请一尊佛像回去,震慑一下自己经常焦躁而妄念十足的内心。检讨自己差别心太大,挑来挑去,最后选了一组白陶质地的,轻盈而温润。并不是要为一己私欲而供奉祈祷,只为提醒自己敬虔克己,学无止境。

如果你也喜欢这款佛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zp/2071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