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

惊蛰,春雷叫醒了谁

发布时间:2021/4/23 13:01:44   点击数:

今天3月5日,惊蛰,24节气中的第三个。北京下起了牛毛细雨,应了“天街小雨润如酥”。

惊蛰,是反映物候变化的气节。民谚云:“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那么,春雷叫醒了谁呢?

嗨,起床了!

像“立春”春未到、“雨水”不见雨一样,惊蛰节气的北京,尽管天阴沉了下来,还应景地飘起了丝雨,但天际不可能传来滚滚的“春雷”声,“惊蛰始雷”似乎更符合长江中下游地区。

据说,惊蛰原来叫“启蛰”,为避汉景帝刘启的讳,而更名为”惊蛰”。名字叫“惊蛰”,似有恶作剧的成分,如谁家的顽童在你熟睡时,蹑手蹑脚地来到你的床边,然后朝着你的耳朵大叫:“嗨,起床了”!

名字唤做“启蛰”,便温和、也更贴切一些,毕竟,叫醒沉睡中蛰虫的非春雷,而是逐步升高的气温。嗨,该起床了!蛰虫、百花,在气温的启迪下,次第睁开朦胧的睡眼,被一一从梦中唤醒。

1.蝴蝶

下图是我2月21日,在北京西护城河畔拍到的蝴蝶。看我拍照的人说,2月1日就见到有蝴蝶了。

不要小看这只美丽的蝴蝶哦,它可是从远古走来的呢。资料显示,蝴蝶产生于中生代的白垩纪,是比人类更早地出现于地球的生物。蝴蝶从白垩纪起随着作为食物的植物而演进。全世界有1.4万种蝴蝶,中国有种。

蝴蝶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一生会经过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据说蝴蝶越冬的方式也是四种,卵越冬、幼虫越冬、化蛹越冬、成虫越冬。

想象中,化蛹越冬可能会“温暖”些吧。无论这只单薄、可爱的蝴蝶,以何种方式跨越了严冬,都值得给它点赞!

有人说,大风可以吹起一张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2.景天

惊蛰时候的土地上,景天、蛇莓、荠菜、附地菜、鸢尾等都冒出了地面,悄然地生长着,给春天增添喜人的翠绿。

3.二月蓝

二月蓝刚刚发芽,它的俗名叫诸葛菜,传说诸葛亮率军出征时,曾采嫩梢为菜,故名。半个月后,二月蓝开花时,会绽放出一片喜气洋洋地紫色,期待吧。

4.迎春花

不知为何,叫醒春天的花朵都是先开花后长叶,怕绿叶抢了风头吗?另外,花的颜色是明黄色的,如迎春、蜡梅,是怕不被看见吗?也许是它们的个头太小吧,为提醒众生,不,应该是提醒给它们授粉昆虫的注意,而自然演化成了最鲜亮的明黄色。

和迎春花相像的花叫“连翘”。连翘也是开黄色的小花,花期比迎春花晚半个月左右。这两种植物很好区分,但千万不要去数花瓣,三瓣至六瓣的迎春花都是很常见的。它们的本质区别是,迎春花是藤本植物,而连翘是小灌木。

迎春花如头发一样的枝条,总是乱哄哄的,自由散漫着。也正是迎春花的这份洒脱,打远便可把它与亭亭玉立的连翘加以区分。

这是2月21日拍的迎春花。

5.蜡梅

西护城河畔的迎春花,每年会比蜡梅早开半个月,可2月21日的20°C高温,催开了蜡梅。蜡梅与迎春花一样的大小,可蜡梅花有淡淡的花香,便更可人,招人稀罕。

十几株的蜡梅,形成了一个小生态环境。每每黄昏,逆光下的蜡梅便是金光灿灿,熠熠生辉。

这是狗蝇蜡梅。要看清楚字哦,蜡梅因其花瓣如蜡质而名。

这是素馨蜡梅,据说它比狗蝇蜡梅“金贵”,其因我不明白,其态到可以看出其沉稳、端庄,比不得狗蝇蜡梅“外向”。

6.望春玉兰

踏春而来的还有望春玉兰。这是今天拍摄于金中都公园的望春玉兰。望春玉兰通常惊蛰前后就开了,其它的玉兰们则要到3月末才会怒放。

使者,花信风

巢居者知风,穴居者知雨,草木知节令。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所谓“桃始华”,指的是惊蛰之日,桃花绽放于枝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所谓“仓庚鸣”,指的是惊蛰后五日,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再过五日,所谓“鹰化为鸠”,“鸠”在古时候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了秋天时,鸠再化为鹰,飞到天空中。

黄鹂鸟,我的生活圈子未曾谋面亦难以听其嘤鸣,不过,雨水节气前后,我们小区院子里,时不时地,经常听到斑鸠的啼鸣了,也时常见其大方地“广步于庭”。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荫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和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人们把这些大自然的一种节律现象叫做物候。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这8个节气里共有24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于是便有了“24番花信风”之说。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应惊蛰节气而生的是山桃花。北京西护城河两岸,种了许多的山桃树,花开时节,春意盎然。

惊蛰一侯花信,山桃。(惊蛰日的山桃)

如梦如幻的山桃花,渲染着护城河两岸。

山桃花的开放,意味着春天来了。之后,陆陆续续地会有很多种类的桃花开,比如白花山碧桃、碧桃、榆叶梅、小桃红、菊花桃等。菊花桃,得要4月初才会开,它开放后,这一年的桃之夭夭,才算终结。

护城河畔有个桃花坞。桃花坞,以一株硕大的白花山碧桃为中心,其周围一圈都是山桃花。山桃花是粉红色的,随着其颜色逐渐变白也长出了绿叶,白花山碧桃就开花了。老人孩子们,嬉戏于桃花坞,跳舞的、踢键子的、拉胡琴的,好不热闹。

这是去年桃花盛开时拍的桃花坞。

惊蛰二侯花信,棣棠。

这是棣棠花,其花期得要三月中旬。单瓣的棣棠是原始品种。

这是比较常见的重瓣棣棠。棣棠花期特别长,3月至11月初。

惊蛰三侯花信,蔷薇花。

蔷薇与玫瑰、月季不好区分。不过,记住蔷薇是攀爬灌木就好分了。故,蔷薇多种植在栅栏旁。蔷薇虽不“攀高枝”,却定会找“靠山”的。

惊蛰,启哲

上世纪80年代,20岁的我在云南昆明拍了人生第一张彩色照片。那份开心的喜悦,似乎我现在依然可以“情景再现”。在大观楼公园,一身戎装的我,选中了与一棵开花的树合影。

岁月荏苒,如今那张照片,已让我磨搓得褪了色,可直到七年前,我才认知了照片上与我合影的黄花是迎春花。“三出复叶,花叶腋生,先花后叶,没错,照片上的植物是迎春花”,植物大咖小年高,对我如是说。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艳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可以说,七年前那个春天,我这只对大自然无感的“蛰虫”,被春雷“惊醒”了。走出“洞穴”的我感觉是换了个天地,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认知的喜悦。

事实不是为所有的人,只是为那些寻求它的人而存在的。人走出自己洞穴的方式很多,交一个志趣迥异的朋友,开始学习弹吉他,抑或别的什么你愿意走进的未知领域。

走出“洞穴”于意义在于,至少明白了自己洞穴的洞穴性,有人说,这便是启蒙。我说,是惊蛰给予我的——启哲。

据说,惊蛰民俗的是,吃梨、吃龙须面、喝糯米酒。惊醒的蛰虫,当然要饱餐一顿。应时应景,不负春光,有滋有味,祝福每个被惊醒的生灵,每一个朴素的日子,都可以过成良辰。

上篇文章:《辩题,来自奇葩星球》

相关阅读:

1.《立春,春打六九头吗?》

2.《小寒大寒,又一年》

3.《冬至,一阳初起》

4.《再遇牡丹,不觉识花已三年》

5.《,遇见花开的时候》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zp/2069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