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习性 >> 主线剧情丨爱莉究竟下落如何乐土地图暗藏真
?
?
大家好,这里是信浓,今天为各位带来的是主线第二十九章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剧情解析。
在第二节剧情的最后,芽衣迟迟没有等到前来赴约的爱莉,并从四位英桀处得知了爱莉失踪的消息,主线英桀档案界面中的爱莉部分更是直接破碎,内容也变成了一堆乱码。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事情的真相,目前大致有三个切入点。
开头的匿名聊天室一共有四位发言人,可以通过颜色来区分:
红色的是两次对话的发起人,有非常强烈的生存欲望;
蓝色的说话言简意赅,态度坚决,给出的建议都比较激进;
绿色的每句话都有错别字,但总能指出事情的关键;
紫色的只会啊对对对。
以目前的情况来说,最容易联想到的是有着分割人格能力的维尔薇,并且从乐土档案和维尔薇自己的说法来看,她的各个人格很难直接在脑海中沟通,需要借助外部平台交换信息。
而CG中刚好只有红字有打字演出和音效,其他人的回复都是直接贴上去的(尽管存在时间间隔),似乎暗示她们都是同一人;主线的卡牌玩法设定上也是维尔薇的杰作,存在感直线上升。
维尔薇目前一共有八个人格,常见的有负责整体协调的“维尔薇”,性格浮夸的“大魔术师”,以及修整装备的“专家”。本章的回忆中则出现过擅长料理的“厨师”,档案中有沉默寡言的“对凯文武装·型号五”,言辞简短的“学者”,约束惨剧后短暂出现的“原初人格”,以及承载了所有恶意的“恶人”。
目前来说,并不能找到准确的对应关系,只是紫字和“型号五”都比较沉默,绿字冒失的性格和“学者”有点接近,蓝字没有足够明显的特征,唯一的突破点就是红字的求救信息。
在乐土第三章的剧情中,芽衣为了前往至深之处曾向维尔薇寻求帮助。由于乐土是认知构筑的空间,芽衣穿过了维尔薇的全部意识。虽然事后发现并非所有,但从对话框标题和语气来看,至少出现了六个人格,其中常见的三位标注了代号,提到糖和盐的多半是“厨师”,疯狂而混沌的可能是“恶人”,而最后一位大概率就是“原初人格”。
回到聊天内容本身,第一段的重点在于红字认为自己即将死亡,虽然有活下去的办法,但伴随着非常高的风险。而如果计划成功,她们就可以离开“这里”,前往“外面”,并将此称为“使命”。
在乐土第二章的剧情中,记忆体梅比乌斯曾想过利用乐土筛选合适的后继者,随后进行意识转移夺舍来实现“复活”,和上文描述的内容非常接近。而维尔薇身为乐土的制造者,同样可能有着类似的想法,但目前她并未展现出这方面的打算。
第二节剧情之后,聊天室也更新了第二段内容:红字的计划还是被“那群人”之中“很强的人”发现了,蓝字一度想灭口,最后在绿字劝说下选择制造恐慌并躲起来,交给所谓的“朋友”去处理。
结合现状来看,“那群人”指的应该就是英桀,而“强者”大概是实际战力天花板的凯文或者需要牺牲人格来解除戒律的阿波尼亚,“朋友”最可能指的是展开调查的芽衣。再对照几位英桀的表现:凯文、苏、阿波尼亚、梅比乌斯都在现场;千劫、科斯魔、格蕾修、华、帕朵大概和这件事无关;剩下还有伊甸、维尔薇、樱、以及爱莉本人。
目前来说嫌疑最大的就是樱,毕竟是爱莉失踪前遇到的最后一个人。樱在乐土中的故事线早在乐土第一章就有伏笔。樱向伊甸询问地藏御魂的消息,并在得到消息后立刻追问涤罪七雷的去向。
根据这一章的补充,涤罪七雷原本是樱的第二把武器,用于处理人类内部的事务,并带有“每次出鞘都会唤醒相关记忆”的戒律。乐土中的樱原本也带着它,后来却在维尔薇的实验中破碎,现在腰间的只是一把未开刃的替代品。更奇怪的是,伊甸和爱莉都知道这场事故,唯独身为主人的樱不知情,而从伊甸的态度来看,似乎是爱莉故意瞒着樱的。
在樱参与的事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前文明的侵蚀律者事件,这让她成为了英桀中的第一位牺牲者,也导致记忆体的认知和其他人出现了明显断层。只是出于安全考虑,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没有提到这件事。
但对身为记忆体的樱来说,这可以说是她最关心的事情,毕竟妹妹铃几乎就是她的一切,而爱莉早在英桀制度刚刚成立时就将铃是第十二律者的事情告诉了她,这件事必然会在乐土建成后被同步到记忆体的意识中。
而本章剧情揭示了更多的真相:当年的樱在得知逐火之蛾将铃认定为律者后立刻决定强行劫狱,带着铃远走高飞,同时拒绝了爱莉提出的同步记忆的提案。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几十名士兵因为戒律杀死了铃,侵蚀律者觉醒,樱就此牺牲,再也没有同步记忆的机会。
既然乐土樱有这段记忆,她就必然会调查到底,而伊甸的态度让她意识到英桀们都在隐瞒,甚至包括从不撒谎的爱莉。所以她才会委托帕朵寻找涤罪七雷的碎片,并最终让维尔薇将其修复。
而在本节剧情的最后,带着涤罪七雷的樱来到了档案室,很可能通过打字机的自动打印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也因此被认为是导致爱莉失踪的头号嫌疑人。
但仔细想想,间接导致铃丧命的人明明是阿波尼亚(尽管是无意的),樱和千劫的对话中也是打算找阿波尼亚算账;而爱莉只是向乐土樱隐瞒了事实,当初还是靠她才有救人的计划,应该算功劳。
总而言之,无论是行为动机、责任归属、甚至实力差距,都不可能是樱杀死了爱莉,她只是出来吸引注意力的替罪羊,真正的幕后黑手另有其人。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相关细节:爱莉和樱最后见面的地方是档案室,并且樱已经打印出了东西,随后爱莉失踪。根据妖精人偶的说法,打字机连接的是逐火数据库,打印出的东西都是客观事实,身为管理员的她也仅有只读权限。
但在本节剧情开头,全自动工作的打字机却出现了莫名其妙的故障,虽然妖精人偶说是卡纸了,但显然只是个幌子。而在芽衣出去找白纸的过程中,爱莉本人却回到了档案室,和妖精一起修理打字机。既然打字机从原理上就不太可能损坏,那么爱莉所谓的“修理”,很大可能就是动了什么手脚。毕竟破解数据库这件事,她也已经干过不止一次了。
再重新审视爱莉在永世乐土中的种种行为,她几乎让芽衣重新跑了一遍乐土主线,还反复多次询问芽衣“乐土对她的意义是什么”,反复确认“记忆体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似乎已经接受了自己的结局,但又有些没能说出口的愿望。
而回看她在前三章中的一些对话,爱莉对自己的结局其实非常在意,不仅借助苏的须弥芥子观测其他世界中自己的选择,还想用羽渡尘催眠凯文来问出最后一把神之键的下落。很显然,爱莉对自己做出的选择并不后悔,她愿意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们牺牲。但也正是因为她爱着所有人,所以她更希望能找出拯救大家的方法。
这里就要再提一下英桀记忆体们对于乐土的态度:科斯魔、华、帕朵这类保守派认为,乐土是前文明的遗产,记录的都是已经发生过的客观事实,他们是逝者留下的残影,早已无法改变任何事情。
但以梅比乌斯为首的激进派显然相反,记忆体对她来说反而是保留意识的最佳手段,乐土本身就是圣痕计划的工具。思维开悟的苏也认为在乐土中没有末日危机,可以尝试完成心愿。
而凯文、伊甸、阿波尼亚属于中间派,他们有想要改变的想法,却因为各种原因迟迟没有行动,只是默默做好准备,等待机会来临。本章剧情已经明示伊甸和阿波尼亚等人都持有水晶花造型的“钥匙”,或许就是重现“最后的宴会”的条件。
爱莉的态度则是所有人中最暧昧的:她原本是保守派,创造乐土只是为了记录这些美好的回忆,顺便给世界蛇当干部教官;随着芽衣的到来,爱莉开始向中立派转变,思考是否有其他的结局,并做出了上文提到的一系列行为;而在芽衣通过阿波尼亚的试炼后,爱莉开始主动为芽衣创造条件,希望能从她带来的“改变”之中寻求最完美的结局。
但改变已经发生的历史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伪神奥托也只能开一条新的世界线来让卡莲存活。爱莉同样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她很可能要模拟和当初一样的情况:让原本就四分五裂的十三英桀陷入猜忌,以此考验芽衣是否有突破困境的能力,维尔薇或许只是她的协助者。
这一点在地图中也有暗示,在居民前廊传送点和维尔薇的临时工坊外都有一个图标,画的就是永世乐土本身,看起来像一座螺旋型的高塔。
而《创世纪》中记载的巴比伦塔/巴别塔(BabelTower)正是这种螺旋形的造型,传说它诞生于毁灭一切的大洪水之后,诺亚方舟播下的种子诞生了新的文明,新生的人类说着同样的语言,很快建立起繁荣的部族。但他们害怕上帝再次降下惩罚,于是决定修建通天的高塔,传颂人类的伟名。可这一行为让上帝感觉自己遭受了怀疑,祂决定再次惩罚人类,又因为彩虹的誓言不能直接消灭他们,最终决定改变他们的语言,让他们彼此无法沟通,巴比伦塔也就此停工荒废。
前文明的情况和这些描述有着诸多相似的地方:全球通用的“世界语”,对抗崩坏的逐火之蛾,毁灭一切的崩坏……但不同的是,人类之间的矛盾和摩擦会在末世中不断被放大,由爱莉凝聚起的十三英桀最终也出现了无可挽回的裂痕。所以面对再次降临的“大洪水”(终焉律者),她不得不选择牺牲自己,主动成为能让所有人团结起来的“巴别塔”(第十三律者)
当然,以上都是个人基于现有信息的猜测,具体内容还是以正式剧情为准。毕竟爱莉本人就像她出身的“沃斯托克-51”一样,只为我们展现了冰山一角,花海一隅。在厚达四公里的永冻坚冰之下,隐藏着整个前文明最大的秘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