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

蛇莓SheacuteMeacu

发布时间:2019/12/28 1:31:32   点击数:

蛇莓[ShéMéi]

性味

味甘、苦性寒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茎短,粗壮;匍匐茎多数,长30-厘米,有柔毛。

小叶片倒卵形至菱状长圆形,长2-3.5(-5)厘米,宽1-3厘米,先端圆钝,边缘有钝锯齿,两面皆有柔毛,或上面无毛,具小叶柄;叶柄长1-5厘米,有柔毛;托叶窄卵形至宽披针形,长5-8毫米。

花单生于叶腋;直径1.5-2.5厘米;花梗长3-6厘米,有柔毛;萼片卵形,长4-6毫米,先端锐尖,外面有散生柔毛;副萼片倒卵形,长5-8毫米,比萼片长,先端常具3-5锯齿;花瓣倒卵形,长5-10毫米,黄色,先端圆钝;雄蕊20-30;心皮多数,离生;花托在果期膨大,海绵质,鲜红色,有光泽,直径10-20毫米,外面有长柔毛。

瘦果卵形,长约1.5毫米,光滑或具不明显突起,鲜时有光泽。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

蛇莓多生于山坡、河岸、草地、潮湿的地方,海拔米以下。喜荫凉、温暖湿润、耐寒、不耐旱、不耐水渍。在华北地区可露地越冬,适生温度15℃-25℃。对土壤要求不严,田园土、砂壤土、中性土均能生长良好,宜于疏松、湿润的砂壤土生长。

分布区域

中国辽宁(辽宁亦有分布)以南各省区,长江流域地区都有分布。

药用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采收和储藏:6-11月采收全草。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热病,惊痫,咳嗽,吐血,咽喉肿痛,痢疾,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汤火伤。

①《别录》:""主胸腹大热不止。""

②陶弘景:""疗伤寒太热。""

③《食疗本草》:""主胸胃热气;主孩子口噤,以汁灌口中。""

④《日华子本草》:""通月经,熁疮肿,敷蛇虫咬。""

⑤《纲目》:""敷汤火伤。""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消肿止痛,去瘀生新,浸酒壮筋骨。""

⑦《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捣敷红线疔。""

⑧《四川中药志》:""凉血,通经。治惊痫寒热,疗咽喉肿痛。""

⑨《闽东本草》:""化痰止咳,祛风,活血。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风火牙痛,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

①治天行热盛,口中生疮:蛇莓自然汁,捣绞一斗,煎取五升,稍稍饮之。(《伤寒类要》)

②治伤暑,感冒:干蛇莓五至八钱,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吐血咯血:鲜蛇莓草二、三两,捣烂绞汁一杯,冰糖少许炖服。(《闽东本草》)

④治咽喉肿痛:鲜蛇莓草炖汤内服及漱口。(《闽东本草》)

⑤治小儿口疮:蛇泡草(研末)、枯矾末,混合,先用盐水加枯矾洗患处,再撒上药粉。(《贵阳民间药草》)

⑥治疟疾,黄疸:鲜蛇莓叶捣烂,用蚕豆大一团敷桡骨动脉处,布条包扎。(《江西民间草药》)

⑦治痢疾:鲜蛇莓全草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⑧治蛇头疔,乳痈,背疮,疔疮:鲜蛇莓草,捣烂,加蜜敷患处。初起未化脓者,加蒲公英一两,共杵烂,绞汁一杯,调黄酒二两炖撮,渣敷患处。(《闽东本草》)

⑨治蛇窜丹:蛇泡草适量,雄黄五分,大蒜一个。共捣烂,布包,外搽。(《贵阳民间药草》)

⑩治脓疱疮:蛇泡草炖肉吃,并捣烂外敷。(《贵阳民间药草》)

⑾治跌打损伤:鲜蛇莓捣烂,甜酒少许,共炒热外敷。(《江西草药》)

⑿治蛇咬伤,毒虫咬伤:鲜蛇莓草,捣烂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⒀治小面积烧伤:鲜蛇莓捣烂外敷。如创面有脓,加鲜犁头草;无脓,加冰片少许。(《江西草药》)

⒁治癌肿、疔疮:蛇莓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⒂治瘰疬:鲜蛇莓草一至二两,洗净,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注意

蛇莓是有轻微毒素的,但是由于蛇莓的毒素比较少,它对我们的生命构成不了什么威胁,因此这种毒素是可以忽略的。但是千万不要大量食用哦,因为蛇莓中的毒素积累起来还是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的,当积累到一定的量,就可能造成中毒的症状,表现为头晕、呕吐或者腹泻等。

任之堂大量精品视频课程扫码即可免费学习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治医院有哪些
白癜风资深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xx/1797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