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习性 >> 专题科普仙乡野果一那些年
每年的四五月份
就会有一种野生水果开遍满山
这两天小编的朋友圈都被刷屏了
相信很多小伙伴对这种“水果”都不会觉得陌生,有一个可爱又亲切的名字——“葛葛公”,是仙居比较常见的一种野果。
春末夏初时,白色小花开过后,我们身边的田间山边到处都是它,一颗一颗的像小红灯笼,十分地诱人。采一把“红色”塞进嘴里,满嘴酸酸甜甜。
“葛葛公”“葛葛公”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又名山莓、树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龙船泡,大麦泡、泡儿刺,刺葫芦、馒头菠、高脚波,从这么多五花八门的别称来看,“葛葛公”一定是被大江南北所熟知的了!
仙居方言里,“葛葛公”叫法不一,如,“红苗”、“葛公”、“摘摘公”、“野草莓”……
这个季节,大家可以在野外采摘到的山莓、蓬蘽(音:蓬雷)和掌叶覆盆子,这些都属于悬钩子属植物。其中,掌叶覆盆子果子最大,蓬蘽其次,山莓果子最小。
来说就“葛葛公”,山莓,红红的犹如红珊瑚镶成的晶莹小球,在绿叶中吐香,让人垂涎,那是挡不住的诱惑啊……不过,山莓好吃果难摘。伸出手去摘它时可要小心了,因为在红果和绿叶间,有一种小刺,你要是毛手毛脚,它可不会对你客气的,冷不丁地“刺”你一下。所以,摘山莓也要讲究一下“巧”字。
1生长环境和果期山莓多生于向阳山坡、溪边、山谷、荒地和疏密灌丛中潮湿处。海拔-2米。特别是刚开垦的生荒地,只要有山莓营养繁殖体,即以根蘖芽成苗,改变周围生境。系荒地的一种先锋植物,耐贫瘠,适应性强,属阳性植物。在林缘、山谷阳坡生长,有阳叶、阴叶之分。花期2-3月,果期4-6月。
2有什么功效?具有涩精益肾助阳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之功效。主治肾虚、遗精、醉酒、丹毒等症,叶性微苦,解毒、消肿、敛疮等咽喉肿痛、多发性脓肿、乳腺炎等症。
3有什么营养?果实营养丰富,所含的各种成分易被人体所吸收,而且具有促进人体对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改善新陈代谢及增强抗病力。
别看“葛葛公”小小一颗,
随手一摘就能摘一大盆,
它可是有很大价值的好果子呢!
经济价值山莓是灌木型果树,生态经济型水土保持灌木树种,在欧、美一些国家早已广泛栽培,并形成产业化发展,引入中国后也得到快速发展,在很多省、市、自治区都得到广泛种植。因其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所以经济效益较好。
药用价值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山莓以根和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自春至秋可采叶,洗净,切碎晒干。
·性味
根:苦、涩,平;叶:苦,凉。
·功能主治
根:活血,止血,祛风利湿。用于吐血,便血,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白带。叶:消肿解毒。外用治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
根0.5-1两;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制药价值抗菌、抗肿瘤、抗氧化、抗炎作用以及血管方面有极大的作用。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是不是已经蠢蠢欲动,想要出去摘果子嘞。
可是,有一点要非常注意哦,有一种跟“葛葛公”长得极为相似的野果——“蛇莓”,是不能随手采摘食用的。
“千万不能摘不能吃!仔细看看,葛葛公有刺,蛇葛公没有;还有,蛇葛公是有藤的……”从前,大人“吓唬”我们说,这种蛇葛公有毒,是专门给蛇吃的,人不能吃。所以,我们小时候是从来不敢摘来吃的。
▲“蛇莓”
蛇莓,果实形状为在一个大的红色圆球表面上长出分散的红色小疙瘩。因为蛇莓和山莓都是低矮的植物,所以不少人容易将它们混淆。
蛇莓具有轻微毒性,用途之一是作为药材使用,最好不要直接食用。
如何区分蛇莓和山莓?通过果实可是明显的看到,山莓是红色小颗粒挨在一起簇成一颗果实,而蛇莓则是在一个大的红色圆球表面上长出分散的红色小疙瘩,看着让人不舒服。此外,花色上看,山莓是白色,蛇莓为黄色。叶子边缘相比较,山莓的锯齿比较尖锐,蛇莓的要钝一些。
“葛葛公”虽然好吃
但是采摘的时候还是要注意
注意1.采摘时留意是否生长在路边、农田或附近有人工栽培等环境,可能土壤施用过农药。
2.如果因为食用野果发生身体不适等中毒现象,应及时送医。切记带上食用的野果,以便医生正确判断中毒类型。
随着时间的流逝,
家乡的许多记忆和经历,
会渐渐地遗忘。
葛葛公,却是深藏在心底的,
童年的记忆,儿时的“味蕾”
每每想起,
依旧能感受到曾经的美好与幸福
拈起一颗,放入口中,
乡愁,也就有了释放之处……
▼
采编:木春
审核:方言
监制:金五富
长按北京专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中科白颠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xx/16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