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西凤酒 >> 西凤酒市场 >> 超级单品成就超级品牌带来超级利润
娃哈哈AD钙奶销量突破百亿:“浙商全国强”全榜单发布,娃哈哈也交出了年的成绩单:营收.15亿,同比增长18.04%。其中,娃哈哈AD钙奶居功至伟,娃哈哈AD钙奶在年的销量再次突破百亿大关。
卫龙辣条利润比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来伊份三家之和还多:年辣味零食品牌卫龙实现营业收入48亿,净利润9亿。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来伊份营收分别98亿、93亿、41.7亿,净利润4亿、2.8亿、0.3亿。同样是零食品牌,卫龙用不到50亿的收入,实现了比三家之和更多的利润,市值比三家之和还要多。
产品结构混乱遭受“围剿”,百亿营收全靠涨价?:仅是年,西凤酒就在5月1日、6月1日、7月1日,短时间内连续发布停货、涨价的公告。而核心产品红西凤,更是在半年多时间内经历了两次较大幅度的提价,终端价格由元/瓶涨至元/瓶。
与红西凤同样定位于中高端的西凤酒珍藏版、七彩西凤等产品,也都涨价了20%左右。即便是面向大众消费的低端品类,也进行了10%-15%的提价。
几乎可以说,西凤酒在年达到80亿总营收,很大一部分都源自频繁涨价所带来的收入。类似于市场份额增长、销量提升等因素,对这一营收数字的影响相对较小。
这是四喜最近看见的三个新闻,万事万物都有内在关联,如果把娃哈哈,卫龙,西凤酒三个品牌放一起分析我们会发现,除了西凤酒没有超级大单品,其他两个品牌都有超级大单品,卫龙的辣条,娃哈哈的AD钙奶都为品牌建立功勋。
新品牌中也有超级大单品快速增长的例子:四喜服务的黄天鹅可生食鸡蛋估值已经超过70个亿;金鹤大米也快成为上市公司。
从结果看,用超级单品打品牌确实好?
一,集中力量容易办大事,
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才容易办大事。你现在有万,你说万用在一个品牌上,容易做成,还是把万分成10分,做10个品牌容易做成呢?
二,品牌认知更容易建立
说到娃哈哈就想到ad钙奶;说到卫龙就想到辣条;说到黄天鹅就想到可生食鸡蛋;说到金鹤就想到大米。
如果你要买一瓶西凤酒,你大概有0个选择,几十块,几百万,一千多的,自有的,贴牌的一堆。
西凤酒好像也在努力做大单品,但不知为什么,广告投放不是聚集单品上,过几年就换一换,如果你在西安你会发现各种西凤酒广告。广告不聚集,认知自然难聚集。
也许西凤酒的策略是用大量产品保住本地市场,但现实是本地市场也逐步被其他品牌的产品餐食。
三,上下游更有议价能力
单品销量上升,可以有更低价格的原料供应,品牌在上下游有更强的话语权,可以做到总成本领先。
卫龙几块钱的辣条卖到下沉市场,且定价上不高于本地小品牌,在经销商端和夫妻食杂店端是有很强的议价能力,还能有近40%的毛利,20%的净利润。
而三只松鼠等零食品牌普遍没有自己的工厂,和上游的博弈中,要让渡一部分利润给工厂端,下游则是天猫和抖音。
总结下,超级单品的三个好处,企业容易聚集资源,集中资源办大事,因为资源集中,更容易在消费端建立品牌认知,又因为容易建立认知,销量大,总成本低,在上下游更有议价能力。这三个好处就像一个增长飞轮,不停循环,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