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稿件来自于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
年5月5日14:47:01交节。《历书》中记载:“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茁壮成长的阶段。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北纬29°41′-29°52′
海拔米—.3米
记录人:谢佳桐谭雅文
蒲公英,本地一般叫“灯笼草”或“灯笼花”,是很常见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叶片呈波状、锯齿状,花朵黄色,此时已进入盛果期,瘦长的果实上有白色的冠毛,聚集形成一朵朵白色的绒球。初夏的风一吹,种子便乘风飘散。它全草可入药,古方中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本地民间常春季采其幼苗炖肥肉,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立夏之后,炒制成茶泡水喝,可祛除湿热降肝火;等到秋季再采其宿根熬水喝,则可败火利尿解水肿。大自然总会馈赠给有心的人时令伴手礼。(指导老师:张梦雨、高红英、罗键)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
北纬40°01′20′′
海拔米
记录人:布瓜
《本草纲目》中有对远志的记载:“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作为药材,常以远志的干燥根入药。远志植株瘦弱,叶片细瘦近线形,稍不留心就会错过。远志的花形虽然瘦小,却值得细细端详,2枚翅膀状向后张开的“花瓣”其实是它的花萼,萼片中脉淡绿色,并泛着淡淡的紫红,中间的2枚蓝紫色花瓣垂直向上斜翘,向前探出的是第3枚龙骨瓣,先端具有蓝紫色的流苏状附属物。窃以为这样展翅振飞的生动形态,更吻合“远志”的意向。台湾北部海域
东经°50′
记录人:文/图野牛伯伯林智谋图/Miss迪喵
立夏,标志着夏天来临,紫外线渐强,潮间带(指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海藻即将消失。受温暖潮湿的西南季风影响,此时近海的海水温度也不再那么冰冷,海边妇女为贴补家用纷纷下海采集藻类。低潮位的石花菜,必须潜水采摘,她们穿上止滑的草鞋,把全身包裹得紧紧的(为防水母攻击),穿梭在大海里。采回的石花菜还得多次晒洗去除杂质,才能熬煮成美味的石花冻,这也是台湾北海岸的名产呢。
浙江杭州西溪湿地
北纬31°
海拔:8米
记录人:圆蜗牛
湿地到处可见各种野豌豆,俗称大巢菜的大野豌豆结了豆荚,有些看着鲜嫩翠绿,有些早已成熟爆裂,留在藤蔓上的果荚也变黑了。我和朋友采了成熟但未老透的豆荚做哨子玩,能吹出哔哔啵啵的声音来。而那些爆裂后略有卷曲的黑豆荚,越看越像马戏团小丑穿的连体衣。摘一个蛇莓串到黑豆荚的柄上,就成了“莓豆小人”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