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沿海大堤的西侧,有一片自然形成的槐树群落。
从1号大坝开始,被人工种植的杉树林串联起来的8片刺槐林被观鸟人亲切地称为“魔术林”。在迁徙季节,总是会像变魔法一样出现各种各样的旅鸟。
鸟儿们在迁徙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在这里得到补充。它们疲惫的身体,在这里得到休息。
关于秋天的魔术林,去年我曾经画过一篇散步去12--小树林之歌,欢迎回顾。
3月中旬的时候,这里还貌似一片萧瑟。冬季落光叶子的槐树和杉树,还裸露着枝干。
但你已经可以看到池杉枝头上的点点绿芽,刺槐也已经展开最初的几片嫩叶。而树林里,随处可见各种冬候的鹀,鸫和鹨,一点也不寂寞。
春风用轻柔的呼吸唤醒大地。
4月中旬,池杉满树都是向天空伸展的长长针状叶。
一群燕雀在池杉上跳跃,燕雀GG的黑色头盔格外醒目。
燕雀MM的配色就平淡得多
纯色山鹪莺喜欢在芦苇荡里出没,有时它也会到池杉上来换换心情
一下到林子就会惊起一群树鷚,它们并不太怕人,总是保持着敌进我退的策略,一边飞向下一棵树一遍吉吉吉地互相发送信号。
白腹鸫总是呼啦啦飞过,带着一连串水泡破裂声
这只赤胸鸫在树杈上趴了好久,就是不让我们看个清楚
紫背椋鸟和灰椋鸟混群,它们在车子经过时高高飞起,然后迅速原地降落。这么爱暴露行踪的鸟儿也实在不常见
栗耳鹀和小鹀长得很像,记住它耳羽外缘没有黑边
小鹀:看我脸上的黑色回旋镖!
白眉鹀:看我的黑眼罩帅不帅
灰头鹀:名如其鸟就是我
金翅雀在枝头唱歌,滴滴滴,我的心情真正好
刺槐已披上了华美的羽状复叶春装。
灰纹鹟来了,它总是喜欢玩“闪回”游戏--飞走了?别着急,瞧,它又落回来,就在刚才那个位置
北灰鹟也来了:我们是闪回两兄弟!
各种柳莺在林间穿梭,黄腰柳莺会发出华丽的鸣唱,黄眉柳莺则是单调的“橘一,橘一”声,褐柳莺总是躲起来咂嘴。这一只冕柳莺不太发声,它也有西瓜头(头顶浅色冠纹),但没有黄腰柳莺醒目的两道翼斑。
这只是淡脚吗,柳莺辨识无能了……
黄眉姬鹟来了,它的橙色眉,胸,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和它一样美貌的是红喉歌鸲,那一抹红像小火焰一样点亮树林。
4月下旬的时候,刺槐开花了。一串串白色花瓣挂满枝头。
花间穿梭的有小蜜蜂,有蝶蛾,还有吃腻了小虫子换换口味的鸟儿们。
这时的魔术林,春和景明,万物生长。
开成海的一年蓬
黑长喙天蛾在十字花科花丛中飞舞
蛇莓成熟了
野蔷薇低调妖娆
疯长的艾草
附地菜
球序卷耳
然而就在这么万物蓬勃的春日里,采槐花的人一波又一波。
他们不是一串一串地采摘,他们是整根整根树枝地砍伐。今天去魔术林的小伙伴甚至看到,有人采了整整一箱(纸尿裤箱)走,喜滋滋地说回去炒蛋,烙饼;有的槐树直接被撸成光杆……
上树采花的人,拍摄者:蓝额红尾鴝
被撸成光杆的树,拍摄者:陈丽,地点:浦江郊野公园
小时候我也爱吃花,比如木槿,去掉花萼,把花朵的末端放嘴里一吸,很甜,但只有那么一点点。为了多尝到那种甜味,我会很浪费地采下好几朵。现在只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偶尔为之。
我也很理解很多人对孩提时的滋味有一种乡愁。
但现在这样的做法,已经超出了怀旧,而是把自然当成了予取予求的免费公共资源。这甚至都谈不上是审美,常常只是贪小便宜而已——这真的值得沾沾自喜吗?
且不说给鸟儿、昆虫和植物自由生长的空间,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我们应该没有权利去攫取吧?
我知道这段话写在这里被采花者看到的概率很小很小。但说出来,总比没说好。
很多人包括我的好朋友都和我说过,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观鸟,更何况观虫。
在没有开始观鸟的时候,我的眼中的确没有鸟。我并不感觉我和这些小生命们共享一个生态系统。
我想,这也是很多人思维中的空白,这也是自然教育根本的话题,不仅对孩子,其实更要说给成人听。
尊重大自然,从不过度野采开始。
尊重大自然,从不破坏生境,不摆拍,不追逐野鸟开始。
尊重大自然,其实是尊重我们自己。
最后引用一段我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xt/21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