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扫墓
这几年的清明前,总是要回一次乡下。
转眼间,公公走了4年了。
公公的墓地在一个大陵园里。
这里的墓地有不同大小,普通的是60厘米左右宽,一小块地加一面碑和一棵小树。放眼过去一排排的小格子几乎一模一样,一年去一次,我到现在还会迷路。
去给公公扫过墓,婆婆总会带我们去村南边树林里公公的父母坟上再祭拜一遍。祖坟所在的树林被夹在公园和河道中间。之前每次来,都要从村子最后一栋人家旁边的小路穿进去,一会就没路了。婆婆在前面带路,七拐八拐就到了。其实已经完全没有坟头了,但几十年走下来,婆婆对位置在哪里一直清清楚楚。
这两年公墓管得严,不让烧明火。于是大袋的纸钱都是给祖坟准备的。小毛爱折纸,折纸钱自然一教就会。
18年是公公走后第一年。
那一年树林里的毛茛开得格外地丰盛,金灿灿的一大片一大片。婆婆清理过坟头地面,把纸钱倒出来点燃,纸灰一会就被热浪推上高空。小朋友又怕热,又有点着迷的样子。回家后我把那个场面画了下来。
野外烧纸钱完全不是件值得倡导的事情,只是老人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每一次我们也格外小心。
02.小树林
我很喜欢那个小树林。
村落的小马路走到尽头,沿着水沟有一条小路。小路两旁种满了紫叶李。
今年天气暖,月底紫叶李已经全谢了。
19年3月下旬的时候还开得绚烂无比。
20年是3月中旬回来的,紫叶李正是花季
紫叶李后是一小片杉树林,然后就没路了,偌大一片野林子。
野林子的地表总是很丰富,印象最深的18年3月中下旬是毛茛的天下。
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野草野花,全都是3月下旬拍到的。
水飞蓟
天名精
窃衣,到了4月下旬会开出细小的白色花
荠菜
蛇莓
活血丹
宝盖草
救荒野豌豆的花期有点过了
老鹳草
阿拉伯婆婆纳,清晨的时候花瓣还没有张开
泽漆总是长得很好,像一把把绿色的小花伞一样
猪秧秧,图中间几株叶片轮生的,旁边是阿拉伯婆婆纳。
今年小树林的地面没有大片的黄色花海,间或点缀着一小片一小片的黄花。这个被形色辨识为黄鹌菜,应该是不对的,印象里黄鹌菜没有这么粗壮的茎。
花叶滇苦菜,头状花序和蒲公英很像,但茎叶的形态完全不一样
稻槎菜,和黄鹌菜有点像,高7-20cm,但后者明显挺拔
这才是黄鹌菜,可以长到一米高
蒲公英其实最好认,因为它是个小矮子,总是贴地生长
3月下旬蒲公英已经结果,弟弟一路走一路吹小毛球
零零碎碎也贴了将近20种,还没有穷尽小树林地面的所有。
这时候的春天,绿意已经流淌满地。而树木像海绵一样,从根部吸取养分,所有的叶芽都鼓鼓胀胀的,在春风里等待到属于它的那一刻绽放新生。
远看光秃秃的枝头上其实洒满点点绿意。银杏饱满的叶芽
有些光照好的已经抽出嫩叶
野林子一角。我还不太会认树,尤其是还未长叶的时候,下次回去可不想再把它们当做熟悉的陌生人了。
03.生灵
开始观鸟以后,更觉得小树林更是宝地。
四大金刚就不用说了。上面提到的紫叶李,盛花期会有暗绿绣眼鸟出没。
往里走的柳树上是鸟儿们的大餐厅,白头鹎,绣眼,珠颈斑鸠……济济一堂。
小河沟对面的水杉林冬天看戴菊特别稳定。这次回去特地在树下等了一会,听到戴菊特有的轻微尖细的声音,然后就看到它在杉树上垂直活动了。
1月的戴菊
去年3月的戴菊,今次回去没拍好
黄腰柳莺也会在杉树林里出没,它和戴菊难拍程度不相上下
让人超级惊喜的是1月居然收了琉球山椒鸟,真真是不期而遇啊。这次回来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灰背鸫是上海的冬候鸟,3月下旬它还没走。超级喜欢它一连串气泡戳破般的声音!
小河沟边有时会有灰鹡鸰。1月的时候看着它玩两岸穿越看了好久。
林下灌丛是鹀们喜欢呆的地方,灰头鹀,黄喉鹀,时不时“zeng”地一声跳到矮枝上。
林间草地上常常有树鷚觅食,两脚兽一出现,它们就立马溜上树了。
小毛对用望远镜比较没耐心,他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jz/22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