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成分 >> 望乡大山middot盛宴
文/苏而妮妮
“妈妈,你小时候留长发吗?”
“妈妈,你小时候喜欢吃胡萝卜吗?”
“妈妈,你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也下雪吗?”
。。。。。。
我小时候是长发,后来,剪了,后来,又留长了;
我小时候也挑食,我不喜欢吃胡萝卜、香菜、猪肝、豆腐乳;
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也下雪,细细碎碎地,夹着雨星,冷极了。
因为父母工作的缘故,我是在山里长大的,大山虽然不是我的故乡,但我是大山养大的孩子。山里有一条不宽不窄的河,河旁有一条不宽不窄的公路,我们的家在山的脚下,而山的背后,还是山,更多更高的山。
山里的四季相当鲜明,冬天虽然不常下雪,但冻起人来也是刻骨铭心的。最冷的天气里,学校旁边那条小溪会结起薄薄的冰,我们就把上面那层掀起来放嘴里含着,感受着山泉的甘甜在舌尖悄然融化,爽净清冽!女孩们喜欢收集树叶枝条上冻成冰粒的露珠,阳光下晶莹剔透、熠熠生辉,如梦如幻;课间十分钟对我们来说珍贵无比,成群的孩子在教室后面的操场上打雪仗堆雪人;我们没有专用的雪衣裤,手套棉鞋弄湿了,手脚就生起了冻疮,痒的时候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记得那时妈妈经常熬陈皮水给我泡手脚,用炭炉帮我烤袜子和棉布鞋。那是我最喜欢的时刻,因为妈妈总会在炉子里放几颗小番薯,烤着烤着,便满屋生香,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烤番薯对我来说跟水果差不多,香甜松软,真美味;
大约每年的二三月,春天就来了。小时候课堂里读“春姑娘”,虽然其实不是很能深切地体悟名作背后欣欣然的自由和洒脱,但诗句里的燕子、河水、花草、绿秧、牛犊、鸟儿和鸭子,都曾在我的童年里,一起真实地感受过每一个春天,迎接过每一季烂漫山花。
各家的母亲也试着在窗外或后院的空地里开垦出小菜园种些蔬菜瓜果,春雨后,菜芽嫩苗旺盛地生长,绿油油地煞是好看。我们最喜欢的是西红柿和白萝卜,自来水冲冲就大快朵颐起来,那种纯自然的口味,清脆甜美!
我的家离大礼堂不远,礼堂的院子里有一大片桃林,桃花盛开的时候,那轰然绽放的气势,曾让我生平突然第一次想到了“死”,或者,应该说是“死而无憾”吧。我待在桃花树下,嚼着花瓣,咽下。那时我觉得我是愿意就这样闭上眼睛,永远不要醒来了。现在想来,许是被那嫣然尽放的炽烈和决绝撼了心魄,未料粉嫩纯朴的花儿怒放起来,其实,最让人敬畏。
夏天和秋天,是我们最喜欢的季节,因为——山里的果实成熟啦!
那是大山向孩子们大摆盛宴的时节,我们几乎可以整整吃上半年直到冬天来临。其实我已经有些记不清每一种果子成熟的顺序了,就沿着记忆想到哪写到哪吧。
野柿子
在家后门的山崖上,有一棵瘦瘦的野柿子树,因为生长的地势突兀,不论从山上下来还是从山下上去都够不着它,只能等柿子熟了自己掉下来。于是,那些成熟的柿子就很自觉地落到了我家的后门前。妈妈会把完整没有摔裂的柿子都拣拾起来,扎上碱水竹签,藏在米缸里捂上半个月二十天的,等到澄红剔透的时候,就是我的美味了!野柿个头小,但口感滑腻,清香无比,非常地甜润多汁。
莓果
放学后,我还常常会在路边田梗地里找点小果子吃,见到最多的,就是草莓了,好像是因为生得低矮,地上的蛇都能吃得到,所以,小伙伴们也称它为“蛇莓”。蛇莓很甜,因为没有核没有籽,可以往嘴里塞得满满的,汁儿红红地都要流到衣服上了;当然,那名门正派的杨梅也少不了,杨梅成熟的时候,连大人们也会加入到采摘的队伍里来,人们用杨梅腌制蜜饯,酿杨梅酒,孩子们则大把地往嘴里塞,杨梅后劲极酸,总是在吃了很多之后,才发现,牙齿已经酸软到连豆腐都咬不动了;我最心爱的还是树莓,特别喜欢那自然娇美的香气,含在嘴里轻轻一咬,口腔里满是芬芳。父亲的办公室后门有一大片树莓,不晓得已经生长了多少年了,茂密缜实地形成了一座大棚。周末加班时,孩子没处寄,父亲就把我塞进大棚里,然后我可以一直吃,吃到他下班。棚子里凉爽舒服,阳光细细碎碎地透过绿叶穿进来,晶亮亮地,我吃够了,就躺下,午睡一会儿;醒来,坐起身,仰头张嘴,继续吃,莓子一串串地垂着,完全不用伸手摘拣,吃完一串,挪挪屁股,吃下一串。
野浆果
山腰上,长着一些小灌木的果子,我比较喜欢的是沙唐子,甜甜的,吃多了,嘴就会变成暗紫色;另一种果粒较大的,我们叫“大眼睛”,有核,果肉很薄,也有甜味,我们只有在吃光了沙唐子的情况下才勉强嚼几颗“大眼睛”;还有一种红色的小果子,叫“山丁子”,长得有点象人参姑娘头上的人参珠子,所以,我一直叫它“人参果子”,有人说可以吃,有人说不行,我悄悄尝过,味道一般,酸酸涩涩的,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它的,因为它是最山里漂亮的果子。
拐枣和野葡萄
那么,最丑的果子就是拐枣了,也叫“野鸡爪”。因为太难看,很长一段时间,我是不肯尝试的,也不管它其实非常珍稀,即使是大山里的孩子,一年之中也难以吃到两三回。但它真的非常好吃,很难形容的口感,但那股山里特有的爽脆甘甜的味道,吃过就不会忘记;还有一种特稀罕的是“野葡萄”,其实它跟葡萄没有啥关系,长得有点像绣球,甜甜的,有点粘,也是一吃难忘的野果子。
栗子坚果
山里的板栗特别香,不是我们现在超市里买到的那种家果口味。板栗树长在很深的山里,印象中似乎进山采板栗要走一天的来回,所以,板栗成为比较少的几样可以作为商品兜售的山果。母亲经常会买一些栗子榛子椎子啥的给我吃,小竹筒做量器,每次买一罐,没有袋子装,就把我的袖套摘下来,一头扎紧,倒进去,一个下午都吃不完。
弥猴桃
母亲是在城里长大的,所以她是不允许我私自上山的。但本就身处花果山中,怎么可能老实地呆在家中看连环画呢。我经常进山采野果,然后看着太阳的移转判断时辰,赶在他们下班的时候先到家。但即便如此,偶而也会忘了时间,记得有一次去采野生弥猴桃,前脚回到家,爸爸后脚就进屋了。一袋桃没处放,随手就塞进爸爸的工具箱里。然后,然后就忘记啦!约莫十多天半个月后,清晨起床,家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酒香,深深一嗅,鼻腔里就浸满了醉人的甜味。什么味道?父亲顺着气味翻出了那袋弥猴桃!果子已经发酵了,滴着纯天然的酒汁,那是我闻过的最美的酒香味,美得满是惆怅!因为是被爸爸发现的,所以省了一顿暴打。当然,袋子最后还是被扔进了垃圾桶,我是没有可能尝尝那芳香的滋味了。
马藤包
记忆深处,最心尖最柔软的、如年少情人一般在午夜梦回不胜唏嘘的、每每想起,依旧强烈心悸、甚至泪流满面的就是它了——马藤包!(哎,这名字。。。怎地写出来总是没有喊出来那么亲昵,那么悱恻缠绵?)
马藤包也叫“马田包”,它总在高高的藤枝上,有点青涩长相普通甚至有点丑。山里孩子猴急的性子是等不了它自然成熟的,你一定要先摘下占为已有,再考虑藏在米缸里,还是直接就埋在田间溪边的草丛中。那段季节,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宝藏,一个只有最亲密的小伙伴才知道的地方,库存着充满期待和希望的果实。我也一样,简直用尽了一辈子的耐心等待着它们,由青变黄,变柔软。
然后,剥开厚厚的皮,那晶莹剔透、甜润拉丝的口感,一定会让你坚信,每一份等待都是那么地值得,那么地充满意义。
咸盐和酸枣
如果你以为山果都是甜甜酸酸的,那是不完全对的。进入深秋,天渐渐地凉了,果子也越吃越少。霜降之后,“咸盐”登场了,顾名思义,那是一种纯咸味道的野果,采一串,舔一舔,哇!那咸,那涩,好吧,就是一串盐!因为其他果子都过季了,所以我们也没啥好挑,采下吃了;还有野酸枣,极酸的果子,现在想来,还会抖然打个激灵。小时候一直很困惑,为何如荔枝龙眼般玉白的果肉,竟能把人酸成那样,含在嘴里,全身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口腔之中,感受着唾液腺旺盛地工作,然后在不停的吞咽中,把果酸运到身体的各个角落。我经常不能吃干净果肉就迫不及待地把核吐出来,而留存在口腔中的余酸,这才稍稍泛回一丝微甜。
一直很遗憾,离开大山的时候,没有郑重地向她告别。那时我以为我一定还会回来的,可是,廿多年,竟越走越远,走到了世界的另一端。
辗转于纷繁的人世红尘,大山的记忆却独独存于心底,明亮清澈。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IPAD,没有汉堡和批萨的大山岁月里,我渡过了一生中最美丽最自由最纯真最散漫的时光,直到今天,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那里的每一草每一木,依然能在记忆里,沿着门前的那条水泥路,呼朋唤友欢快奔跑。
绿校服,白球鞋,雷锋包,我总能在成群的孩子里找到曾经的自己,那个河里抓虾误了开学、田里捣蛋散了草垛的野丫头!多希望能有一双穿过岁月的手,牵着我的孩子在大山的和煦中一起徜徉、探索,感恩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二十多年光阴,岁月荏冉,最怀念的,依旧是年少时的那一段~
图片来自网络
——END——
原创公号,文图版权归作者所有
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转载其它公号或媒体请联系
公号名:山水君??usazxlzxl邮箱:shanshuifengjun
g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