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成分 >> 那些诱人的野果子ldquo悬钩子
曾经在一篇赏春花的文章中写道,我们的春天被蔷薇科的植物装点得绚烂多姿。那些桃啊、杏啊、李啊的......总让人傻傻分不清。转眼间春去夏悄然,山花落尽野果红。山野田间的那些野果子更是勾起许多童年的思绪。还记得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的覆盆子吗?“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是的,那些酸酸甜甜的野果子,岂不就是造化神功之下的味蕾嘛!
说到覆盆子,什么是覆盆子呢?那一堆外形相似的小野果究竟哪个是覆盆子呢?这个嘛,不要说傻傻分不清,就是不傻也是分不清啊!对了,还是蔷薇科惹的祸,这回是蔷薇亚科里的悬钩子属植物,听听这个名字就够怪异的。就是鲁迅先生说的这个特别能勾出儿时馋虫的覆盆子吧,也很怪异不是。啥叫覆盆呢?覆不是翻吗?难道就是果实像翻扣过来的盆子吗?民间有个传说,更像是个笑话,说吃完“覆盆子”后的小便可以把尿盆打翻。这么个覆盆!不过细究起来还真有几分道理。为什么呢?按照中医上说,覆盆子归肝;肾经,具有补肝益肾,固精缩尿,明目的功效。药理分析,覆盆子油属于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前列腺分泌荷尔蒙。事实上,有的书就是这么记载的,见《本草正义》:覆盆,为滋养真阴之药,味带微酸,能收摄耗散之阴气而生精液,故寇宗爽谓益肾缩小便,服之当覆其溺器,语虽附会,尚为有理。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有人考据认为:“覆盆”是个叠词,两个字读音是一样的,上古音读若“豆豆”,表示“覆盆子”的果实是圆形的,因为“圆”上古音也读若“豆”。这大抵还是从它的形状上说的。“覆盆”的本字是“藨麃”,所以“覆盆子”最准确的写法应该是“藨麃子”。《尔雅·释草》藨麃。《疏》藨,一名麃。郭云:麃卽莓也。江東呼麃莓子,似覆盆而大赤,酢甜,可食。藨,古汉字,古通穮,藨,读pāo音,《说文》鹿藿也。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可能是:疑字形之误。以藨麃为鹿藿也。藨麃,明显是个注音词,上古音读若“豆豆”。现代汉语将“藨”的读音注为pāo,属于方言音变,相当于“泡”,圆形也。“覆盆子”又称为马连果、马灵果,因为马连、马灵古音读若豆豆,与“覆盆”相同。说来说去,覆盆的意思就是像一个圆圆的泡泡。的确是,所以在悬钩子属的植物的别名里就会出现很多叫泡的,也有用古字藨的。从这些文字考据上,我们也能窥探一些悬钩子属植物的前世今生。
覆盆子中文学名是悬钩子,有很多别名,例如:覆盆、覆盆莓、托盘(东北)、饽饽头(东北)、公饭(广东)、泡儿(四川、贵州等地方言)树梅、树莓、野莓、木莓、乌藨子、小托盘、竻藨子、花蜜托盘、蛇莓、蛇头莓、桑莓、红莓、泡泡、黑刺莓、山泡、泡子、马连果、马灵果、刺毛、苗子、罋藨(福建屏南áe渃最-po)、Pao(皖南)。而百度百科如此表述:覆盆子有很多别名,例如:悬钩子、覆盆、覆盆莓、树莓、野莓、木莓、乌藨子。从这些纷繁的别名其实也可以看到,由于起源的问题,古音的历代相传以及各地方言差异,乱叫混叫,同名异物已然较多。我们现在通常说的“覆盆子”实际上只是个通称,品种非常多,比如山莓、树莓等等。那悬钩子又怎么来的呢?资料显示就是山莓的别名。南朝梁宣帝《游七山寺赋》:“枳椇列植而为藪,悬钩触草而徘徊。”宋陆游《闲咏园中草木》:“一树山樱鸟啄残,悬钩半舍亦甘酸。”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草七·悬钩子》﹝释名﹞中引陈藏器曰:“茎上有刺如悬钩,故名。”原来所谓“悬钩”就是刺啊!身上长刺当然是生物进化为了生存而保护自己的路数。它们究竟又有一些什么样的不同呢?
现在大致知道身上有着悬钩一样的刺,果实像泡泡一样圆圆的,是此类野果的基本“轮廓”。但是“兄弟姐妹”太多了,难啊!咱们还是按照植物的学术分类来从头梳理吧!
首先悬钩子属(RubusL.)是蔷薇科、蔷薇亚科的一个大属,又称树莓属。
而蔷薇科(Rosaceae)是个大家族,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中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大科。代表种类分为4个亚科,(1)绣线菊亚科:中华绣线菊、白鹃梅;(2)蔷薇亚科:月季、草莓、悬钩子;(3)苹果亚科:苹果、枇杷、山楂;(4)李亚科:桃、梅、杏。约属,余种,广布于全球,中国约47属,种,全国皆产之。
蔷薇亚科(RosoideaeFocke),是蔷薇科底下四个亚科的其中之一,包括有不少灌木及多年生草本植物,本亚科中国有20属:蔷薇属,绵刺属、龙芽草属、马蹄黄属、羽衣草属、地榆属、棣棠属、鸡麻属、蚊子草属(合叶子属)、悬钩子属(树莓属)、仙女木属(多瓣木属)、路边青属(水杨梅属)、无尾果属、林石草属、草莓属、蛇莓属、委陵菜属(金露梅属)、山莓草属(五蕊莓属)、地蔷薇属和近年在华北新发现的太行花属。例如:草莓、玫瑰花、覆盆子等。只有少数植物是一年生植物。本亚科植物许多具有经济价值,如龙芽草属、委陵菜属和地榆属,有些种类是重要药材,如草莓属、悬钩子属和蔷薇属,有些种类是重要水果,如蔷薇属,棣棠花属,木本委陵菜属为常见园林观赏植物。
从这个名单里可以看到,其中有我们常见的月季、玫瑰,它们也是浑身长刺的,但在其他特性上与悬钩子属的“野果子”好像有着较大的差异。然而也不尽然,你知道有种叫悬钩子蔷薇的吗?据说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空心泡的变种。它可是鼎鼎大名叫荼蘼。荼蘼是夏季最后盛放的花,当它开放的时候就意味着夏天的结束,秋天的开始。“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红楼梦》中有语:开到荼蘼花事了——荼蘼过后,春天便不再了。荼蘼(学名:RosarubusH.Lév.Vaniot),本作荼?,又名酴醾、佛见笑、重瓣空心泡,悬钩子蔷薇。落叶或半常绿蔓生灌木。小枝被钩刺。羽状复叶,小叶5-7枚,卵状椭园形或倒卵形,背面被柔毛,托叶与叶柄贴生,全缘。伞房花序。花白色,有芳香。果近球形,深红色。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荼蘼花枝梢茂密,花繁香浓,入秋后果色变红。宜作绿篱,也可孤植于草地边缘。
(荼蘼)
而委陵菜属的植物花叶却颇类草莓、蛇莓和山莓草属的植物,也是需要仔细区分的。
委陵菜属,全世界约余种,大多分布北半球温带、寒带及高山地区,极少数种类接近赤道,我国约90种,各地均产,但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各省区。委陵菜属草本,稀落叶小灌木。叶互生,3小叶、掌状或羽状复叶,花瓣5个,黄色,稀白色或紫色。
(委陵菜)
草莓属(Fragaria)中的草莓可谓果中极品,想必不用多说。系矮小多年生草本,有短而粗壮根茎,紧贴地面上,由叶腋生出细长匍匐茎,叶互生成簇,叶柄通常较叶片长,叶为羽状,3或5小叶,花瓣5,白色,着生在花托边缘上,聚合果或称多心皮果。
(草莓)
需要注意的是蛇莓属(DuchesneaSmith),它和很多属的植物都相似,尤其与草莓属极似,只是花为黄色,而黄色的花和委陵菜也颇类似,其果实则与悬钩子属的果实极易混淆。后面还将专门说到区分。
(蛇莓)
还有路边青属(GeumL.)多年生草本。其基生叶也为奇数羽状复叶,只是顶生小叶特大,或为假羽状复叶。花瓣也是5个,黄色、白色或红色。
(路边青)
下面着重要讲悬钩子属的植物。
此属植物是林奈瑞典博物学家,动植物双名命名法(binomialnomenclature,林奈把全部动植物知识系统化,摒弃了人为的按时间顺序的分类法,选择了自然分类方法。创造性地提出“双名制命名法”,即给每种植物起两个名称,一个是属名,一个是种名,连起来就是这种植物的学名,包括了多个种,可以说达到了“无所不包”的程度,被称为万有分类法)的创立者,于年出版《植物属志》时建立的,该属植物全世界共余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有少数生长在热带和南半球。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种88变种,其中特有种种。实际上已发表的种类有种98变种,种类之多仅次于北美起源中心。树莓属植物在我国27个省和自治区均有分布,并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多为野生资源。仅云南就有种45个变种,贵州也有64个种23个变种。常见的种有:山楂叶悬钩子(又称牛叠肚)、茅莓(又称小叶悬钩子)、石生悬钩子、山莓(又称山抛子)、高粱泡、高丽悬钩子(又称插田藨)、喜阴悬钩子、黄果悬钩子、疏刺悬钩子、秀丽莓(美丽悬钩子)、多腺悬钩子、黄藨子、川莓、蔷薇叶莓、掌叶悬钩子、粗叶悬钩子、白花悬钩子、梨叶悬钩子(又名蛇泡)等。
该属植物多为落叶、常绿灌木、亚灌木,少数则是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直立,攀缘、平铺或匍匐,常具皮刺或针刺、刺毛或腺毛,稀无刺。叶互生,单叶、掌状复叶或羽状复叶,边缘常有锯齿或分裂,有叶柄;托叶与叶柄合生,不分裂,宿存或着生在叶柄基部及茎上,离生、常分裂,早落或宿存。花成圆锥花序、总状花序、伞房花序或数朵簇生及单生;花萼5裂,稀3~7裂,萼片直立或反折;花瓣5个,白色或红色;雄蕊多数,着生在花萼口部果实为小核果,集生于花托上而成之聚合果,与花托连合成一体而实心,或与花托分离而成空心的浆果,熟时红、黄或黑色,无毛或被毛。树莓的果实可食用并进行园艺生产,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SOD,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被称为“生命之果”,是第三代新兴水果。
由于广泛杂交,长期演化等原因,到目前,对于属的范围及属下等级的划分尚不统一,我国也没有统一的分类系统。而且由于各分类学家看法不一致,所以命名比较混乱。关于研究分类、关系的研究论文随便一搜都几百篇,可见它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
按照《中国植物志》悬钩子属的下级共分8个组,是我国学者韩德浚等研究形成目前大多采用的系统划分。其中空心莓组果实成熟时与花托分离,空心。木莓组刺毛莓组矮生莓组匍匐莓组单性莓组果实成熟时和花托连成一体,为实心莓,常绿莓组悬钩子组果实成熟时则有空心有实心。由于悬钩子属植物,不仅种类繁多,种间变异性大,且不断有新的变种产生,分类比较困难,而且同一种类不同生长环境的种群差异也很大,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种,如插田泡在有些地方果子是红色的,而在贵州则有红黄黑三种,优势明显。果实大小风味也有差异。这只是野生,还不包括园艺的人工杂交品种。仅仅根据外部形态分类鉴定困难,因其花粉进化具有一定保守性,往往在形态鉴定的同时,辅之以花粉、细胞甚至是酶进行鉴定。下面就从目前这种比较通行的分为8组来具体看。
1、空心莓组(Sect.ldaeobatuaFocke)灌木,极稀半灌木或草本;茎常二年生,直立或攀援,稀匍匐,具皮刺;羽状复叶具(3-13枚小叶或为单叶狭窄,稀较宽大,全缘,极稀分裂;花组成圆锥花序、总状花序、伞房花序或花簇生及单生;聚合果不与花托连合成一体,成熟时与花托分离,空心。下属11个亚组,83个种50个变种。我们常说的蓬蘽、茅莓、插条泡、刺莓、大红泡、多腺悬钩子等
2、常绿莓组(Sect.LampobatusFocke)常绿灌木;茎二年生,常攀援,具皮刺;叶为3出或鸟足状5出复叶或为单叶;狭窄,全缘;花常组成宽大圆锥花序;聚合果与花托分离或连合成一体,成熟时空心或实心。此组仅光亮悬钩子1种。产云南(屏边、勐腊)。生谷沟底下灌丛中或林下,海拔—米.—印度、菲律宾也有分布。
3、悬钩子组(Sect.Rubus)灌木;茎常二年生,直立、攀援或匍匐,具强壮皮刺;叶为3出或鸟足状或掌状5出复叶,稀有7小叶或单叶;花常组成圆锥花序、总状花序,也常数朵簇生,稀单生;聚合果与花托连合成一体,稀不连合,成熟时从花托基部脱落,实心,稀空心。仅欧洲木莓1种。产我国新疆。生山谷林下或河谷边,海拔-米。西欧(除斯堪的纳维亚北部以外)、小亚细亚、西亚(阿富汗、伊朗)、苏联(高加索、西伯利亚、中亚)也有分布。北美有栽培。
4、木莓组(Sect.MalaehobatusFocke)灌木,极稀半灌木或草本;茎攀援、拱曲、平铺,稀匍匐,常具皮刺;单叶,稀掌状或鸟足状复叶具3-5枚小叶,通常较宽大,稀较狭,有锯齿,浅裂或深裂,极稀不裂;花常组成圆锥花序、总状花序,稀簇生或单花;聚合果与花托连合成一体,成熟时从花托基部脱落,实心。下属13亚组。85个种35个变种。大乌泡、寒莓、川莓属于这个组。
5、刺毛莓组(Sect.Dalibardestrum)小灌木或半灌木;茎攀援、拱曲、平铺,稀匍匐,与叶轴、叶柄及花梗均被较密刺毛,并混生稀疏针刺或小皮刺;单叶,较宽大,浅裂或深裂;花单生、数朵簇生或形成短总状花序及圆锥花序;聚合果与花托连合成一体,成熟时从花托基部脱落,实心。共10个种。
6、矮生莓组(Sect.ChamaebatusFocke)多年生匍匐草本或半灌木,具匍匐茎,节上生根;茎草质或木质,自匍匐茎节上长出,具针刺或刺毛;单叶,浅裂或锐裂托叶着生于叶柄基部及茎上,离生,分裂或不分裂;花单生或数朵簇生于茎顶或叶腋;聚合果由分离或连合的小核果组成,与花托连合成一休,成熟时从花托基部脱落,实心。5个种1个变种。黄泡属于此组。
7、匍匐莓组(Sect.CylaetisFocke)多年生匍匐矮小草本,具匍匐根状茎,节上生根;一年生茎自根茎或匍匐茎节上长出,无皮刺,极稀具针刺;复叶具3-5枚小叶;托叶通常较宽,稀线形;花单生或数朵,顶生或腋生;聚合果常与花托连合成一体,成熟时从花托基部脱落,实心。8个种2和变种。委陵悬钩子、莓叶悬钩子属于此组。
(匍匐悬钩子)
8、单性莓组(Sect.ChamaemorusFocke)多年生匍匐矮小草本,具长而分枝的匍匐茎;茎一年生,草质,直立,无皮刺;单叶,肾形,浅裂;花单花顶生;聚合果与花托连合成一体,成熟时从花托基部脱落,实心。仅1种兴安悬钩子。分布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山区,吉林(长白山区)、内蒙古(大兴安岭)。朝鲜北部、俄罗斯、日本、欧洲北部及中部、北美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北欧瑞典。
(兴安悬钩子)
现在说说我们常看到的那些野果子吧。大家常说的悬钩子、覆盆子、树莓、蛇莓、插秧泡、茅莓、插田泡、蓬蘽等等。
从上面分析我们知道,悬钩子是一个属名,由于进化不同和地区差异有各种各样的悬钩子,叶子、花、果实都有程度不同的差异。如山楂叶悬钩子、掌叶悬钩子、尖叶悬钩子、裂叶悬钩子、耳叶悬钩子、锯叶悬钩子、莓叶悬钩子等,掌叶就是叶子形如掌状。也有很多直接标注地名,以显示地区的优势种,如华中悬钩子、广西悬钩子、台北悬钩子、西藏悬钩子、云南悬钩子、湖南悬钩子等等。它们可能会分布在各个组,如凉山悬钩子、莓叶悬钩子在匍匐莓组;东南悬钩子、锯叶悬钩子在刺毛莓组;陕西悬钩子、广西悬钩子、五叶悬钩子、掌叶悬钩子在空心莓组;江西悬钩子、云南悬钩子、福建悬钩子、裂叶悬钩子、桑叶悬钩子、梨叶悬钩子则在木莓组。而名字称为悬钩子组的其实就是欧洲木莓。
覆盆子呢,前面也说过,基本也是一个统称,树莓、山莓都成为覆盆子,在一些组里名称都叫悬钩子。而作为一个种的名称叫覆盆子的可能是华东覆盆子(掌叶覆盆子)的未成熟果实,作为中药的覆盆子则可能包括插田泡的果实。所以插田泡的别名之一就是覆盆子。时珍曰∶五月子熟,其色乌赤,故俗名乌、大麦莓、插田,亦曰栽秧。《别录》曰∶五月采。藏器曰∶佛说苏密那花点灯,正言此花也。其类有三种,以四月熟,状如复盆子,味甘美者为是,余不堪入药。今人取茅莓当复盆,误矣。前面说覆盆子有很多别名,即便掌叶覆盆子也有很多别名,如:种田泡、翁扭、华东覆盆子、牛奶母(浙江)、对头莓、奶头莓、大麦泡、大号角公等。掌叶覆盆子是种覆盆子中唯一入选《中国药典》,可入药的覆盆子。所以,按照分类严格的说覆盆子果实的就是指的掌叶覆盆子。此种和茅莓、插田泡都属于空心莓组的。此组还有一个拟复盆子(Rubusidaeopsis),属空心莓组,圆锥序亚组。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小枝褐色或灰褐色,具紫褐色宽扁皮刺,密被绒毛状柔毛和疏密常生长在山谷溪边或山坡灌丛中,分布河南、陕西、甘肃、江西、福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小叶5-7枚,花萼外面密被绒毛状柔毛和短腺毛;花瓣近圆形,紫红色,边缘啮蚀状;果实半球形或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红色,无毛或有稀疏柔毛;核有皱纹和小洼孔。花期5-6月,果期7-8月。
(华东覆盆子)
(拟覆盆子)
树莓。前面说过,悬钩子属又叫树莓属。所以树莓也是统称。而一般作为种说的树莓,又名山莓、三月泡、四月泡、山抛子、刺葫芦、悬钩子、馒头菠、高脚菠、龙船泡、牛奶泡、泡儿刺。直立灌木,高1-3米;枝具皮刺,幼时被柔毛。单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微心形,花单生或少数生于短枝上;花梗长0.6-2厘米,具细柔毛;花直径可达3厘米;花萼外密被细柔毛,无刺;萼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8毫米,顶端急尖至短渐尖;花瓣长圆形或椭圆形,白色,顶端圆钝,花期2-3月,果期4-6月。和掌叶复盆子同属空心莓组,球果亚组。树莓目前已被作为新一代水果培育和种植,一般分三个品种。红树莓果实为圆形,果大,深红色,颜色鲜艳,酸甜适口。在美国,红树莓被视为癌症克星,人们赞誉它为“红宝石”。黑树莓果实为紫黑色,有光泽,香味浓,味甜。黄树莓是红树莓的一个黄色变异类型,其果实为圆形,香气浓。此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E、超氧化物歧化酶、Y-氨基丁酸等抗衰老物质,以及鞣化酸等抗癌物质,其中维生素E和鞣化酸含量为所有水果之最。以树莓酮为主要成分的减肥瘦身产品已成为国外市场的流行产品。
(树莓)
(黑莓)
茅莓(RubusparvifoliusL.),空心莓组,绒毛叶亚组,落叶小灌木,多以药用名薅田藨出现,别名国公、红梅消、三月泡、茅莓、虎姆(潮州方言)、蛇泡簕、薅田蔗等。花期5-6月,果期7-8月。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稀顶生花序成短总状,花瓣卵圆形或长圆形,粉红至紫红色,小叶3枚,在新枝上偶有5枚,菱状圆形或倒卵形,灌木,高1-2米。枝呈弓形弯曲,被柔毛和稀疏钩状皮刺。五叶红梅消本变种小叶为5枚,与原变种可以区别。腺花茅莓本变种花萼或花梗具带红色腺毛。
插田泡(RubuscoreanusMiq.,),空心莓组,绒毛果亚组,又名复盆子、大乌泡、乌沙莓、菜子泡、回头龙、两头草、两头忙、乌泡倒触伞、倒生根、乌龙毛、乌龙须、白龙须、过江龙[不定根]。小叶通常5枚,稀3枚,卵形、菱状卵形或宽卵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上面无毛或仅沿叶脉有短柔毛,边缘有不整齐粗锯齿或缺刻状粗锯齿,顶生小叶顶端有时3浅裂;叶柄长2-5厘米,顶生小叶柄长1-2厘米,侧生小叶近无柄;伞房花序生于侧枝顶端,花萼外面被灰白色短柔毛;萼片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6毫米,顶端渐尖,边缘具绒毛,花时开展,果时反折;花瓣倒卵形,淡红色至深红色,与萼片近等长或稍短。(鲁迅说的很可能是它)
(插田泡)
川莓,木莓组,锦葵叶亚组的植物,又叫糖泡刺、黄水泡、无刺乌泡、马莓叶、倒生根(贵州)大红黄袍、乌袍灌木,高达3米;茎粗,有黄色绒毛状柔毛和稀疏钩状小皮刺。单叶,近圆形,直径7-16厘米,先端圆钝或急尖,边缘掌状7-9浅裂,顶生裂片不明显3裂,有不整齐粗锯齿,基部有掌状5出脉,网脉明显;花瓣倒卵形或匙形,白色,有爪;片宽大,形状似托叶,通常外萼片较宽大,顶端掌状至羽状分裂。
(川莓)
大红泡,空心莓组,柔毛叶亚组,灌木,高0.5-2米;小枝灰褐色,常有棱角,无毛,疏生钩状皮刺。小叶3-5(7)枚,卵形、椭圆形、稀卵状披针形,花常单生,稀2-3朵,常生于侧生小枝顶端;花大,开展时直径3-4厘米;花萼无毛,萼片长圆披针形,顶端钻状长渐尖,内萼片边缘有绒毛,花后开展,果时常反折;花瓣椭圆形或宽卵形,白色,长于萼片。
黄泡,矮生莓组的,草本或半灌木,高8-20厘米;茎匍匐,节处生根,有长柔毛和稀疏微弯针刺。单叶,叶片心状近圆形,长2.5-4.5厘米,宽3-5(7)厘米,顶端圆钝,基部心形,边缘有时波状浅裂或3浅裂,有不整齐细钝锯齿或重锯齿,花单生,顶生,稀2-3朵,外萼片宽大,梳齿状深裂或缺刻状;花瓣狭倒卵形,白色,有爪,稍短于萼片果实红色,球形,直径1-1.5厘米,具反折萼片;花期5-7月,果实7-8月。
(黄泡)
刺泡儿,又称莓儿,贵州也叫黄泡儿,学名也是树莓,应是白叶莓悬钩子,空心莓组,圆锥序亚组,落叶灌木。一般高1-2米,枝无毛,暗紫色。白叶莓,落叶灌木,高1—3m。茎直立,叶轴及叶柄密生柔毛和散生短下弯皮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卵形、宽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边缘有不整齐粗锯齿,上面疏生短柔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总状花序或圆锥状花序顶生和腋生,密生绒毛和红色腺毛;花紫红色,花瓣有啮蚀状边缘。聚合果球形,橘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刺泡)
(白叶莓)
空心泡(学名:RubusrosaefoliusSmith),空心莓组,多心皮亚组。小枝圆柱形,具柔毛或近无毛,常有浅黄色腺点,疏生较直立皮刺。小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疏生柔毛,有浅黄色发亮的腺点,下面沿中脉有稀疏小皮刺,边缘有尖锐缺刻状重锯齿;顶生小叶和叶轴均有柔毛和小皮刺,被浅黄色腺点;托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具柔毛。小叶5-7枚,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花梗有较稀或较密柔毛,疏生小皮刺;萼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长尾尖,花后常反折;花瓣长圆形、长倒卵形或近圆形,白色,基部具爪,长于萼片,外面有短柔毛;果实卵球形或长圆状卵圆形,红色,有光泽,无毛;核有深窝孔。花期3-5月,果期6-7月。
(空心泡)
刺莓(RubustaiwanianusMatsum.),空心莓组,多心皮亚组。产我国湖北,湖南,台湾,特有种,湖北叫梦果子。小叶3枚,稀5枚,宽卵形至椭圆状卵形,长2-5厘米,宽(1)1.5-3厘米,顶生小叶比侧生者大得多,侧生小叶顶端圆钝,顶生小叶顶端急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边缘具粗锐重锯齿或缺刻状重锯齿。花单生或成对,常顶生;花梗长1-2厘米,具柔毛和稀疏小皮刺;花直径达2.5厘米;花萼外密被柔毛;萼片三角披针形,顶端尾尖,长0.8-1.2厘米,在花时直立开展,果时常反折;花瓣近圆形或圆状椭圆形,稍长或几与萼片近等长,白色。果实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1.5厘米,宽约8毫米,浅红色,无毛。花期4-5月,果期6月。
(刺莓)
蓬蘽,空心莓组,多心皮亚组。别称覆盆、陵蘽、阴蘽《别录》、割田藨、寒莓、寒藨。种近似于刺莓R.taiwanianusMatsum.,惟后者无腺毛;小叶顶端圆钝,稀急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花梗长达2厘米;花直径达2.5厘米。蓬蘽为灌木,高1-2米;枝红褐色或褐色,被柔毛和腺毛,疏生皮刺。小叶3-5枚,卵形或宽卵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顶端急尖,顶生小叶顶端常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两面疏生柔毛,边缘具不整齐尖锐重锯齿。花常单生于侧枝顶端,也有腋生;苞片小,线形,具柔毛;花大,花萼外密被柔毛和腺毛;萼片卵状披针形或三角披针形,顶端长尾尖,外面边缘被灰白色绒毛,花后反折;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白色,基部具爪;花柱和子房均无毛。果实近球形,直径1-2厘米,无毛。花期4月,果期5-6月。
(蓬蘽)
空心泡、蓬蘽都是空心莓组,多心皮亚组的,因此更为相近。
栽秧泡,作为重要又名:黄锁梅(《滇南本草》)、锁梅根、钻地风(《滇南本草》)、锁地风(《滇南本草》整理本)、黄泡刺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红锁梅、乌泡(《云南中草药》)、黄泡、倒竹伞、三月泡(《文山中草药》)、雀不站、黄茨果(《云南中草药选》)。空心莓组,绒毛叶亚组。因栽秧季节是其盛产期,故得此名.又称“大麦泡”(割麦子时候盛产)。黄锁梅原植物形态:披散状小灌木,长1~3米。茎枝、叶柄和中脉均被红棕色毛茸及倒钩刺。三出复叶互生,具柄,基部有条形托叶1片,小叶倒心形或倒卵形,长2~6.5厘米,宽1.5~6厘米,先端稍凹或近平截,基部宽楔形至钝圆,边缘有细锐锯齿,小叶柄甚短。花顶生及腋生聚伞状圆锥花序,花梗被毛;花萼5裂,外面密被短绒毛;花冠白色或带红晕,直径约1~1.5厘米,花瓣5,倒卵形;雄蕊多数。聚合果球形,黄色,味甜多汁可食,有多数具皱纹的小核果。
(栽秧泡)
同在空心莓组,绒毛叶亚组的还有多腺悬钧子,别名:空筒泡、雀不站、红毛巾(云南)、钻地风(贵州)。灌木,高1-3米;枝初直立后蔓生,密生红褐色刺毛、腺毛和稀疏皮刺。小叶3枚,稀5枚,卵形、宽卵形或菱形,顶端急尖至渐尖,基部圆形至近心形;花较少数,形成短总状花序,顶生或部分腋生,花瓣直立,倒卵状匙形或近圆形,紫红色,基部具爪并有柔毛;果实半球形,直径约1厘米,红色,无毛;核有明显皱纹与洼穴。花期5-6月,果期7-8月。
(多腺悬钩子)
红泡刺藤。空心莓组,伞房序亚组。灌木,高1—2.5米;枝常紫红色,被白粉,疏生钩状皮刺,小枝带紫色或绿色,幼时被绒毛状毛。小叶常7一9枚,稀5或11枚,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菱状椭圆形,顶生小叶卵形或椭圆形;花成伞房花序或短圆锥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外面密被绒毛,并混生柔毛;萼片三角状卵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顶端急尖或突尖,在花果期常直立开展;花瓣近圆形;红色;基部有短爪,短于萼片;雄蕊几与花柱等长;花丝基部稍宽。果实半球形,深红色转为黑色,密被灰白色绒毛。花期5一7月,果期7一9月。
(红泡刺藤)
再说蛇莓。山野间,有一种跟蓬蘽、山莓、掌叶覆盆子长得都很像的,甚至连名字也很相似的果实,叫做蛇莓。蛇莓一般长在田边或河边。民间有种说法:蛇莓有毒,不能食用。据说只是误解,蛇莓本身是无毒的。就是味道不好,淡而无味。蛇莓,其实不是悬钩子属的,而是蛇莓属的。
由于纷繁的命名问题,又是果药混杂,想识别这大量的不同种的悬钩子的确不是易事。自古以来就是“谜团”。《纲目》:复盆子、蓬蘽,功用大抵相近,虽是二物,其实一类而二种也。一早熟,一晚熟,兼用无妨。其补益与桑椹同功。若树莓则不可混采者也。《纲目》:蓬子,以八九月熟,故谓之割田。覆盆以四五月熟,故谓之插田,正与《别录》五月采相合。二熟时色皆乌赤,故能补肾。其四、五月熟而色红者,乃薅田也,不入药用。陈氏所谓以茅莓当覆盆者,盖指此也。南土覆盆极多。悬钩是树生,覆就是藤生,子状虽同,而覆盖色乌赤,悬钩色红赤,功亦不同。
有兴趣的可以做一番专业研究,一般人认出一二不至于误食中毒也就可以了。但是,野外采食还是要注意安全。最近有报道称有人采食喷洒过农药的野果中毒的情况,所以基本的识别加上充分的清洗净化还是需要的。下面说一说常见的几种的简单区分吧。除了不同属种在特征上具有的差异外,我们可从花叶果三个点看不同。
首先,看花。悬钩子的花基本是白色或红色,不同种存在一些中间色。山莓、川莓、大红泡、黄泡、空心泡、刺莓、蓬蘽、栽秧泡为白色,而茅莓、插田泡、刺泡儿、多腺悬钧子、红泡刺藤和拟复盆子的花为红色。而蛇莓则和很多委陵菜属的植物一样花是黄色的,也不同于草莓的白色花。在白色的花中,其实萼片也各有不同,空心泡、蓬蘽是花后通常反折,刺莓是在花时直立开展,果时常反折,大红泡是花后开展,果时常反折;红色的花中,插田泡萼片花时开展,果时反折,红泡刺藤在花果期常直立开展。从花序上也可做些区分,如茅莓、插田泡为伞房花序,多腺悬钩子的花较少数,形成短总状花序,顶生或部分腋生;木莓组,锦葵叶亚组的川莓是狭圆锥花序,长叶亚组的乌泡子是大型圆锥花序顶生;蓬蘽花常单生于侧枝顶端,也有腋生,掌叶复盆子是单花腋生,山莓是花单生或少数生于短枝上;而蛇莓是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这个特征可以方便我们从花和果实在植株上的分布来区分所属。而从花期来说,由于地域的问题,仅从时间上判断不足为据。
(蓬蘽)
(空心泡)
(蛇莓)
(茅莓)
其次,看叶。悬钩子的叶互生,有单叶、掌状复叶或羽状复叶三种,羽状复叶以小叶数目可为单数或双数,因此又分为:单(奇)数羽状复叶和双(偶)数羽状复叶,悬钩子属的,小叶的数目为单数,有一顶生小叶,因此可以从叶片的数量来做简单区分。茅莓、刺莓小叶3枚,稀5枚。插田泡小叶通常5枚,稀3枚,蓬蘽、刺泡儿,小叶3-5枚,大红泡小叶3-5(7)枚,空心泡小叶5-7枚,红泡刺藤小叶常7一9枚,稀5或11枚,而山莓、川莓和黄泡则是单叶。蛇莓也是三出复叶。当然,从叶片的形状、大小和叶柄的形态可以作进一步细分。
(红腺悬钩子的叶子)
(空心泡的叶子)
再者,看果。悬钩子的果实很特别,是很多小粒子攒在一起的,称为聚合果。植物的果实按照形成特点,可以分为三大类:单果(simplefruit)、聚合果(aggregatefruit)和复果(multiplefruit)。单果是果实的一类,它是由一朵花的一个成熟子房发育而来。如桃、李、杏、棉、向日葵等的果实。也叫单花果。聚合果,是指一朵花的许多离生单雌蕊(心皮)聚集生于花托,并与花托共同发育的果实,每一离生雌蕊各发育成一个单果,根据单果的种类可将其分为聚合瘦果(如草莓、蛇莓等),聚合核果(如悬钩子的果实),聚合坚果(如莲等)和聚合蓇葖果(如八角,芍药等)。复果则是由生长在一个花序上的许多花的成熟子房和其他花器官联合发育而成。如菠萝、无花果等的结实。也叫聚花果或花序果,是指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的果实。如桑的果实是由雌花序发育成的聚花果,每一雌花的子房发育成一个小单果。
悬钩子不同种聚合的小果果数量会有不同,区分较难,其中刺莓、空心泡、蓬蘽都是多心皮亚组的,心皮可多达上百个,因此聚合的小果果也较多。但是不管多少都还是聚合核果,这与一些类似的果实如聚合瘦果还是可以区分的,我们看山莓、茅莓和蓬蘽等的果实是由一颗颗饱满的红色小颗粒挨在一起簇成一个果实;而草莓、蛇莓则是在一个浑圆肉球的表面上再长出较分散的红色小“触角”。悬钩子的聚合果,与花托连合成一体而实心,或与花托分离而成空心的浆果。空心莓组的,顾名思义,都是空心的;悬钩子组的聚合果与花托连合成一体,稀不连合,成熟时从花托基部脱落,实心,稀空心;常绿莓组为空心或实心。而其他的组均为实心的果实。而草莓、蛇莓等都是实心的果实。
另外,从整个植株的外形特征上也可以做一些参考。该属植物多为落叶、常绿灌木、亚灌木,稀为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直立,攀缘、平铺或匍匐。除矮生莓组是多年生匍匐草本或半灌木,具匍匐茎,匍匐莓组是多年生匍匐矮小草本,具匍匐根状茎,单性莓组是多年生匍匐矮小草本,具长而分枝的匍匐茎外,其他组都是灌木为主,空心莓组和木莓组也有极稀半灌木或草本,都是稀匍匐。常见的山莓、掌叶复盆子、多腺悬钩子、空心泡等可能会高达3米,而茅莓、蓬蘽、刺泡的植株相对矮点,也可能一到两米左右。栽秧泡则是披散状小灌木,长1~3米。蛇莓喜欢匍匐生长在水沟边等阴湿的地方,是多年生的草本。
说了这么多,你千万别认为我都认识奥!更不要发个照片就让我认奥!太难了,一起努力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