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成分 >> 恶性晚期肿瘤的中医治疗,关键就在这四个字
作者介绍
好书推荐
徐振晔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1年,专注于中医药治疗、研究恶性肿瘤工作38年,擅长应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癌等恶性肿瘤,临床经验非常丰富,学术造诣较深厚,在上海及全国同行业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国内率先提出了“益气养精解毒散结分阶段治疗晚期肺癌”、“补肾生髓法防治化疗骨髓抑制”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临床系列研究和机制探讨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本书内容由徐振晔教授学术思想和病案两部分组成。学术思想部分总结了徐振晔教授40余年的学术经验与思想,病案部分整理了徐振晔教授80篇医案。
温馨提示
1.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徐振晔治癌经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徐振晔主审,邓海滨王立芳赵晓珍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如想预约徐振晔教授,请拨打上海国医馆官方--
引言
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和途径,目前无论在中医还是西医上,都存在很大的争议。对于这么棘手且尚在研究中的重大疾病,中医的治法也是众说纷纭。然而,沪上名医、中医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的一篇文章,却值得细细咀嚼。徐教授说,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治法不离这四个字——
恶性肿瘤的证候在中医学早期文献中就曾有过描述,张洁古曾言:“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陈藏器亦日:“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景岳全书》明确指出:“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外证医案汇编》亦说“正虚则为岩”。《诸病源候论》在论述黑痣时强调:“黑痣者,风邪搏于血气,变化生也,夫人血气充盈,则皮肤润悦,不生庇瘕,若虚损,则黑痣变生。”吴鞠通明确指出:“此症形体长大,五官俱露,木火通明之象,凡木火太旺者,其阴必素虚,古所谓瘦人多火,又所谓瘦人之病,虑虚其阴。”都指出肿瘤的发生与体质虚弱有关。
此外,古代医家还注意到由于年龄不同,体质差异,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如《外科启玄》日“癌发四十岁以上,血亏气衰,厚味过多所生,十全一二”。《景岳全书·噎膈》认为“少年少见此证,而惟中衰耗伤者多有之”。赵养葵也认为噎膈“惟男子高年者有之”。吴鞠通指出“大凡噎症,由于半百之年,阴衰阳结”。说明年龄愈大,肾气愈衰,肾藏精功能减退,机体脏腑功能容易失调,防御功能降低,免疫功能减弱,易导致正气内虚,邪毒内结,发生肿瘤。
因此,徐振哗教授认为肿瘤的发病过程始终存在着“体质内虚”的基本因素。正气不足可导致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而肿瘤作为一种发病隐匿、进展迅猛、病情险恶的疾病,又能损伤人体的正气。而徐振哗教授也明确提出了恶性肿瘤的治疗“以通为用”,从“通”论治。不论是五脏还是六腑之病,治之皆以通为用,不拘泥于仅“六腑以通为用”的观点。
01
痰瘀水湿互结是晚期恶性肿瘤的主要原因
中医肿瘤学认为,正气不足,痰瘀水湿及癌毒盘踞于体内,日久不得疏通,形成癥瘕积聚,即现代医学所说的恶性肿瘤。气血不足,气不行血行水,形成气滞、痰瘀水湿。患者素体禀弱,脏腑失调,日久导致气血不足,虚则气血运行无力,导致痰瘀交结,五脏六腑实则不通,后期虚实互见,但在某个阶段晚期肿瘤往往表现出实证为主,腹胀腹痛、大便秘结不下、小便黄赤,并伴有气短乏力、头晕口干,尤其腹腔肿瘤更易出现腹胀腹痛、嗳气呃逆、大便秘结等气滞血瘀水停不通的症状。故此时,徐教授针对病因病机,急则治其标,采用“通”法论治,切中病机,症状往往得以改善。
02
"通"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法则
气血痰瘀水湿等邪气久居体内不得疏通,是形成恶性肿瘤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疗恶性肿瘤也应以“通”为用,通法为重要治法。徐教授临床上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常用“通”法,主要包括理气散结、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利水除湿等多种治法。临床治疗时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治法。《医学真传》说:“通则不痛,理也。然通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虚则补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法也。”徐教授认为,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通”法,对于伴有久病而虚者,常结合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病情,灵活运用理气、活血、解毒等,适度调补。
1.理气散结
恶性肿瘤病因复杂,病程缠绵,加之患者初患该病,常有焦虑、失眠等表现,“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情志不遂,则肝木失于条达,肝体失于柔和,以致肝气横逆、郁结,常加重肿瘤患者的胀痛、胸闷、食欲不振、脘腹胀满、肠鸣腹痛等症状,治以理气散结,四磨汤、四逆散加减,常选用柴胡、枳壳、香附、佛手、乌药、青皮、苏梗等。徐教授认为久用疏散之品易伤气阴,故临床兼见血气亏虚者,须与养血益气润燥之品合用。
2.活血化瘀
徐教授临床上重视恶性肿瘤的血瘀论,“通”以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以消瘀滞。气血壅滞为腹盆腔疼痛发生的重要环节,该类患者的症状常见有腹胀痛、时有刺痛等症状,有上腹部、腰骶部、少腹部、会阴部等部位固定不移的胀痛,符合中医血瘀证“痛有定处”特点,主要为气滞血瘀和气虚夹瘀。现代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加,尤其脑力劳动者,更因辛辣烟酒、休息不足、久坐缺乏运动,形成腹盆腔充血,血液回流不畅,而形成气虚夹瘀。气虚则不帅血,血无主帅则留滞不畅,肺气无力升提,血不归肝而不得养,血不荣则痛。治疗上用通瘀活血养血之法,常用当归、赤芍、丹参、三七、皂角刺、炮甲片、泽兰、川芎、全蝎、蜈蚣等。
3.解毒消肿
肿瘤系慢性疾患,久积成病,耗气伤津,且现代人恣食厚味,脾胃乃伤,运化失司而使阳明积热、胃热壅盛,蒸发水液,使精血津液浓稠,导致脉络不畅,经络阻隔,气血排泄不利,久必热腐成毒。徐教授对该证候的治疗,上焦病善用石见穿、石上柏、半枝莲、蛇六谷、蜂房、干蟾皮等;中焦病常选用红藤、野葡萄藤、藤藜根、白花蛇舌草、天龙等;下焦病喜用蜀羊泉、土茯苓、蛇莓、龙葵等解毒散结消肿之品。对于伴发腑实大便不通者,加泄腑为用,徐教授常选用制大黄,认为该药泄阳明腑实,如此腑通热清,起釜底抽薪之效,推陈致新,兼并祛瘀。
4.利水除湿
恶性胸腹水是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难治的疾患。中医学所言“血不利则为水”中的“水”,是指因“血不利”而使津液输布、代谢失常导致的病理状态,包括由血脉渗入体腔内的积液,如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等。根据临床观察,癌性积液大多以实证为主。所以重在祛邪治标,不宜塞堵,应因势利导,疏通水道。徐教授据此研制悬饮宁方,以生白术、茯苓、桂枝、葶苈子、川椒目、猫人参等为主要药物。
03
以“通”为用截断肿瘤复发转移的途经
现代医学认为,恶性肿瘤周围血管持续性地形成可能与预后差存在密切相关,也与肿瘤细胞的浸润与转移相关。手术、放化疗以及靶向药物的治疗,目的之一是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阻断或延缓肿瘤的进程。在不同阶段,中药适时予以干预,截断肿瘤生长途径,防止复发与转移。现代研究认为,活血化瘀药物如丹参等具有改善微循环,抑制肿瘤血管再生作用。徐教授告诫,辨证施治及整体观念是中医理论两大基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肿瘤患者症情虚实夹杂,在补虚泻实的同时,皆辅以通之之法,切中病因病机,常收到良好效果。
完关于我们
上海国医馆
传承千年中医精髓,创新中国医药事业
上海国医馆内设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伤骨科、针灸推拿等科室,依托专业的中医团队、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医疗技术、人性化的服务模式,针对各类疑难杂症,为广大群众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的中医综合服务;同时,与拥有余年历史的雷允上共同携手,确保精选的每一味道地药材的品质。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cf/1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