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逮蜜蜂——眼看它钻进方瓜花里去就急忙一把捏住花的开口,再将花蒂摘下来,听蜜蜂在里面乱碰乱撞嗡嗡地叫;农村的孩子没戳过蜂子窝、甚至为此挨上两厾子的就不算完整的童年。
如果为了单纯的杀戮取乐,相信除了因为被蜇过的报复,或者是防患于未然的先下手为强外,孩子们是不愿意冒着肿个猪头的风险去招惹这些带刺携毒的空中骑士,这哪里比得上看蚂蚁军团搬运食物有趣!戳蜂子窝能带来一碗蜂蛹、一坨能上集换钱的蜂巢的丰厚回报,这足以抵偿被蛰的痛苦,父母的责罚。
画作者:峰雪
脑满肠肥满的蜂蛹除了油炸,当属一个个扔在嘴里生吃为正宗吃法。肉虫在唇齿间蠕蠕而动,咯嘣一声脆,带着奶香与蜜甜的体液泚地一下布满舌头上的味蕾。第一次尝试满满的瘆人、负罪感,又被怂恿、好奇所挟持,要是再炫能、諞本事,那俗名“拉腿蜂”“马蜂”“牛蜂(据说这种蜂能蜇死老牛)”的幼虫,很快就被一群童子军活剥生吞。
用棉槐条子、棉线、蒜秸子做钓具、将绣花针烧红弯成鱼钩、从咸菜缸捞几只蛆,就能在河沟里钓到窜条、叉口、麦穗;如果是一群伙伴合力挖泥截断小河汊,采取竭泽而渔的方式,那能逮到鲫鱼拐子、泥鳅、花斑、噶呀(昂刺鱼,可百度)、刀鳅、沙里趴、麦穗、镜鱼等各色杂鱼。大的煎炒烹炸、小的炖煮打汤、再不济的喂鸡喂鸭。煎这种鱼不怕碎,煎出糊饹馇更好吃,临出锅时撒点醋,除腥解腻外,还让鲜嫩的鱼肉里有一种淡淡的溶解了锅铁铲子的酸味,现在想起来虽然怪异,是不锈钢、不粘锅灶具出不来的效果,这,才是童年的味道。
在过去,活吃蟹子生吃虾是农村孩子的基本功,至今都仿佛觉得虾腰在舌尖的弹跳。不是因为那个时候乡下落后不讲卫生,而是天是蓝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口渴了在河边沙滩上扒个窝窝攒一汪水捧起来就能喝,没有一丝污染,哪里的病毒细菌?屋檐底下瓦碴缸里的“午头水”瓢舀了就做牛饮、翻墙偷的青杏、疙瘩梨、趴了玉米地里摸的筲瓜纽、白瓤西瓜泡,拽起衣襟子擦擦就吃,即便是借拉屎之名扒的地瓜也是撸撸泥啃啃皮就能嚼得嘴角淌白水,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脏点吃上也没拉肚跑稀的,即便有顶多一片土霉素第二天照样吃嘛嘛香。
说起吃地瓜来,就不能不说说烤玉米烧麦子吃,在野地里找些杂草秸秆,挖个窝窝,生上火,将麦子、玉米、地瓜、花生都能一烧,黑黢黢啃得牙青眼白的一张大花脸。瀑雨市里,就进河边树行子里,笼火跺树,傻呆呆的蠽蟟一飞就吱吱着窜到火里,烧熟了光剩鞍部的胸肌肉,都是瘦肉丝喷香!
从前种豆子是种普遍现象,不敢说家家种,但每天早上出来端豆腐无不几乎是一瓢头子豆子换盘子碗里的一块豆腐。不像现在自己做点豆浆,都得上粮油店或者超市里买豆子。种豆子自然就少不了生虫子,别的庄稼生虫或者是其他虫子,都得让人费工费时杀灭,唯独豆地里生了豆虫是让人欣喜的,至少在孩子们眼里是这么看得。豆虫是小学里同桌女生的噩梦,这个不用细说了,好好回忆一下打开铅笔盒、废纸团时恶搞的男生藏在里面的那根青绿肥胖、带着白暗条纹的、环节的、长者两颗黑牙,蠕蠕而动、一捏软软硬硬的、能用多只刚毛的腹足包住长头发或者衣角的豆青虫吧!据说有个女生因为这个恶作剧而神经失常,孩子小没坐牢,而父母却得赔偿人家一辈子!
豆青虫好吃哩,放暑假、秋假,它就打了孩子们的牙祭。只要看着哪棵豆子下面有新鲜的团粒状粪便,好好在此踅摸,一定能找到那只还抱着豆叶傻吃的、或者是已有警觉弓起头胸做拟态保护自己的肉虫。在河涯边,将豆青虫楸去头,用高粱桯顶着屁股翻肠子一样将其里外对调,洗净秽物,加上辣椒、生姜、鲜花椒、薄荷叶等细细剁碎,打上个刚从鸡窝里掏出来的热乎鸡蛋,豆油锅里煎个黄澜澜的肉饼,好吃吗?怪好吃!至于秋耕时翻出下蛰的蠢蠢臃肿的“老宫豆虫”,黄灿灿的更是一包雪花的蛋白和液体脂肪,煮着吃或者炸着吃,都是珍馐级别的野味了。
“蹬倒山”“双马甲”等蚂蚱、以及“狗蝈子”和“油葫芦”“香油碰子”“瞎眼闯子”等甲壳昆虫,都是儿时的盘中餐。至于松莪、黄花、地皮、羊肚菌之类的需要假以父母之手调羹的菜蔬,因孩子的贡献小就不遑多论了。
小时候好吃的可多了去了。不像是现在,什么在外都是依仗超市、在家依仗冰箱。除了拉拉秧、狗皮草、黄草这几种草着实不能吃外,还有什么是不能吃的呢?不信就问问经过饥馑灾害的那些老人们,树皮、锅子秧都是好的,甚至剥了玉米粒去的棒槌都磨细了烙煎饼!中国有上万种野菜,单单是已经被识别并食用的就二百余种,超市多少货架能摆开野地的出产呢?《救荒本草》里烹饪野菜的方法,不要处理的就煠,再不好处理的煠过之后再淘洗,一遍不行就两遍三遍,直到能蒸煮炒拌为止。这里面何用遑论红姑娘子、蛇莓、醡浆草、龙葵、等小孩牧牛放羊拔草时就能顺手摘了扔进嘴里嚼谷的野果呢。
能给小时候奉献甜味的,除了水晶糖、印象中还有麦乳精。再就是《茅屋为风所破歌》里的茅草,其根如加长版竹节虫,嚼之甘甜;再就是公玉米稞,矮小精细如翠竹,斫倒啃去篾皮,能当甘蔗吃,只不过要小心割伤口舌,另外吃多了容易烂嘴角,但孩子们仍乐此不疲,毕竟这样的玉米稞少之又少,我们终年吃的甜头也是少之又少。
《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有“古味甘食料曰饴、曰饧、曰蜂蜜”的记载。在蔗糖出现之前,蜂蜜就是做甜食传统食材。作为重要的保健品,时至今日,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追捧。蜂蜜也凭它甘甜的味道、金黄的色泽、怡人的清香,千百年来在征服人们舌尖的同时,也慢慢渗透到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而小时候吃到蜂蜜何其艰难,顶多是到外地来放蜂的那里,人家丝丝地溜上半茶碗子,吃着不过瘾就另行主意,因此捉蜜蜂就要图财害命了。蜜蜂的财就是后腿上的花粉团、肠胃里吸足的花蜜。说起来有点猥琐恶心,但蜜蜂肚子里的甜味我吃过。回想起来,真的要向那些被戕害的小精灵们谢罪呢。
启示: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zp/18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