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栽培 >> 草莓竟然有个孪生姐妹
夏天到了,水果草莓都已经上市了,这不,前些天我就去水果店买了一些,味道还挺不错的。说到草莓,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种比草莓个头儿小、但长的和草莓差不多的,一种叫做“蛇莓”的野果子呢?
究竟什么是蛇莓呢?或许有人会猜,草莓是人吃的水果,那蛇莓就是蛇吃的水果咯!小的时候,我经常跟着母亲一起去田间地头,母亲干农活,我就在一旁瞎晃悠。在通往田间的小路边,隔几步草丛中就会出现几颗红通通的小果子,颜色十分鲜艳,乍一看相当诱人,就像一颗颗红色的“小刺猬”一样,让人垂涎、忍不住想摘上几颗尝尝。然而杂草丛生,草深的会让人看起来像是有蛇藏匿其中,因而让人不敢靠近,真可谓“只可远观而不能亵玩焉”呐。看着这一颗颗酷似草莓的小家伙,实在嘴馋,我便问母亲这东西是什么,是否可以吃。从母亲那得知,这小果子叫蛇莓,在农村叫做“蛇泡子”,也有人叫它“红果剌子”,虽然它颜色鲜艳,长的也和草莓差不多,但是却有毒不能吃。都说蛇喜欢吃蛇莓,但却没人亲眼见过,只是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在接出蛇莓果实的藤蔓上,时不时会出现一团白色的泡沫,有人说这是蛇吐出来的,至于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却也神奇,还有待考证。蛇莓有毒,不能食用,这就是我对蛇莓的最初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的,我对周围事物接触的越来越多了,对于一些植物也越来越感兴趣了。蛇莓的确有毒,但究竟能否食用,进入中医药大学后,在课本和网络上,我多次看到关于“蛇莓”记载,才对这个果子有了新的认知。原来蛇莓是一种中药材,虽然有毒,但却有着很好的药用价值。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但凡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蛇莓有毒,在身体健康的状况下,是不能食用的;同时对我们来说,它也是有利的,在治疗疾病的时候,蛇莓又是一味良药。以前对它的片面认知,或许是大人为了保护我们而采取的一种方式吧。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蛇莓在民间有一个独特的名字,老百姓多管它叫“鼻血疙瘩”,传言说是吃了它会淌鼻血。《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蛇莓,性味甘苦寒,有毒,归肺、肝、大肠经;功能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疗热病,惊痫,咳嗽,吐血,咽喉肿痛,痢疾,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汤火伤。在相关的疾病上,古往今来,蛇莓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治天行热盛,口中生疮:蛇莓自然汁,捣绞一斗,煎取五升,稍稍饮之。(《伤寒类要》)
治伤暑,感冒:干蛇莓五至八钱,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吐血咯血:鲜蛇莓草二、三两,捣烂绞汁一杯,冰糖少许炖服。(《闽东本草》)
治咽喉肿痛:鲜蛇莓草炖汤内服及漱口。(《闽东本草》)
治小儿口疮:蛇泡草(研末)、枯矾末,混合,先用盐水加枯矾洗患处,再撒上药粉。(《贵阳民间药草》)
治疟疾,黄疸:鲜蛇莓叶捣烂,用蚕豆大一团敷桡骨动脉处,布条包扎。(《江西民间草药》)
治痢疾:鲜蛇莓全草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治蛇头疔,乳痈,背疮,疔疮:鲜蛇莓草,捣烂,加蜜敷患处。初起未化脓者,加蒲公英一两,共杵烂,绞汁一杯,调黄酒二两炖撮,渣敷患处。(《闽东本草》)
治蛇窜丹:蛇泡草适量,雄黄五分,大蒜一个。共捣烂,布包,外搽。(《贵阳民间药草》)
治脓疱疮:蛇泡草炖肉吃,并捣烂外敷。(《贵阳民间药草》)
治跌打损伤:鲜蛇莓捣烂,甜酒少许,共炒热外敷。(《江西草药》)
治蛇咬伤,毒虫咬伤:鲜蛇莓草,捣烂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治小面积烧伤:鲜蛇莓捣烂外敷。如创面有脓,加鲜犁头草;无脓,加冰片少许。(《江西草药》)
治癌肿、疔疮:蛇莓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治瘰疬:鲜蛇莓草一至二两,洗净,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虽然蛇莓有毒,但作为中药材,它却有着多种功效,由此看来,蛇莓果实并不是不可以吃,只是要看怎么吃。蛇莓一般在夏季采果晒干入药,虽然从小以来我都认为它就是一种毒果,对它“敬而远之”,但后来也开始明白“是药三分毒”的真谛,后来索性也效仿神农尝百草,摘过几颗尝了尝,蛇莓味道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般甜美,而是淡而无味,口感也一般。当然,过度食用有中毒的危险,因此即便蛇莓并不没有作为水果食用的必要,还是少食为宜。蛇莓本身含有微毒,因其药性大于毒性所以可以入药,必须经过加工炮制后与其它药材配伍使用才能体现药用价值,并不只是出于嘴馋单独食用。
END
声明本北京中科医院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zp/16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