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蛇莓
文/若金之波
每年春季,草莓上市的日子,抵挡不住那鲜红的诱惑,总是挑些草莓拎回家,冲洗之后,一饱口福。然而,那营养丰富的“水果皇后”,甜则甜矣,酸则酸矣,品尝过后,味儿总逃脱不了“平淡”二字。与此同时,一个不起眼的草莓品种——蛇莓,又不免挂在嘴上,道一声:何时再吃一回故乡的蛇莓呢?心里骤然平添几许怀念和期待。
豫南山乡的潢河岸边,是生我养我的故乡。那里雨水充沛,土地润泽。春风一吹,山高了,水肥了,土地也绿了;百花争艳,百草泛青,平展的小河岸边,草丛里,长出一片片香菜般的植物,叶片中间,一粒粒、一团团,闪烁着鲜红的亮光。那就是蛇莓!欢呼一声,一群赤脚孩子撒腿奔去,小心摘下来,捧在手上,细细品味,脸上洋溢着醉人的甜蜜。其中那位爱流涕的男孩子,便是我!
蛇莓,个儿小,像山里红。但清甜,清甜里裹着淡酸,口感甚妙,似乎略胜草莓一筹。它沐浴着大自然的雨露,汲取土地的乳汁,呼吸着人世间透明的清风——承天然酿造,受地灵培育,不愧是真正的绿色果品,是土地恩赐给我们的无价奖赏!据科普资料记载:它除了具有草莓特有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外,还有抗癌消肿、益于健康的作用。
可是,就是这样一种植物,曾经还蒙受过一回不白这冤呢。孩童时,我们并不知道蛇莓能吃,只是觉得新奇、好玩。有一次,一位使坏的大人招呼我们孩子,吓唬说:“千万别动蛇莓,那是蛇的口粮,动了它,蛇就会来咬你们。要不咋叫‘蛇莓’?”毒蛇,曾经咬过我们的小伙伴,孩子们最恨它了。于是信以为真,为了报复蛇,孩子们一起商量好,由岁数最大的二丑带队,每人手拿一支竹竿,溜进蛇莓地,先侦察四周动静,确信附近没有毒蛇站岗了,便一声令下,竹竿齐发,将蛇莓果扫掉一大片,捣得乱七八糟,扫得蛇莓叶儿满天飞舞,然后扭身就跑。从此,我们恨蛇及莓,见蛇莓就捣毁它,好让毒蛇活活饿死。
可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曾带领我们捣毁蛇莓的二丑,自己竟第一个偷偷吃起蛇莓来,被我无意中发现了。二丑央求我说:“千万别告诉别的小朋友!”我以朋友的义气,发誓不告诉小朋友,却告诉了妈妈。妈妈闻言,叹口气:“二丑家兄弟姐妹多,是缺粮户,二丑的饭量又大,顿顿吃半饱呢。”从妈妈的脸上,我似乎读到了生活的沉重。那一年,二丑十四岁,我七岁。
当我们得知蛇莓也能让人吃的时候,就再也不与蛇莓为敌,也开始学二丑吃蛇莓了。谁知一吃,竟吃上了瘾。以后,蛇莓便成了孩子们饭后的“消遣”,它不仅是土地母亲恩赐给我们的“零食”,还成了帮助孩子们度春荒的粮食替代品,吃一肚子蛇莓,也能管半天饱哪。
听故乡来的人说,当年带头吃蛇莓的二丑,如今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专业户,自己办了一个罐头果脯厂,加工山里的野生猕猴桃等土特产,也加工蛇莓罐头。没想到,小小的不起眼的蛇莓,还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口福!
哎,再道一声:何时再尝一尝故乡的蛇莓呢?
年春作于北京航空大厦
(注:图片来自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本文发表和选载情况
《新民晚报》年7月3日首发
《最清新的自然美文·赴一场心静如菊的盛宴》一书选载(郑州大学出版社,年第一版)
作者简介
金波,笔名若金之波、糖老歪,河南新县人。年以前以创作微型小说为主,发表微型小说一千余篇,出版微型小说集《妈妈的眼泪像河流》《富翁与乞儿》《雪花的传说》《感谢谎言》等十二部。年后从事儿童文学写作,出版了系列中篇童话《妙妙乌上当记》《妙妙乌流浪记》《妙妙乌进城记》《妙妙乌打工记》《红嘴花鸡脱险记》。以若金之波为笔名出版的图书有中篇童话《小乌鸦长大记》《小山猪逃亡记》《小狐狸离家记》,以及儿童小说《少年刘胡兰》《铁血》等,获得冰心图书奖、鲲鹏文学奖、汉语金蚂蚁小说奖等奖项三十多次;入选过“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小小说50强”“中国微型小说名家档案”“百位农民作家百部农民作品”等。
赞赏
长按北京看白癜风的最专业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zp/1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