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栽培 >> 这100种山货看看你吃过哪些
上山捡菌子、摘野果、挖野菜;
在河里抓螃蟹,抓黄鳝
在田里光着屁股滚泥浆,
那时的欢声笑声,现在很难再寻
很是怀恋!
那让我们跟随时间的脚步返老还童
放下工作让疲惫的躯体放松
走进深山看看我们儿时生活是多么的丰富
▼01苦菜
药名叫败酱草,异名女郎花、鹿肠马草。福建一般称苦菜,别名天香菜、荼苦荚、甘马菜、老鹳菜、无香菜等。苦菜吃起来略带苦,但有很好的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一般爆炒或凉拌了吃。
▼02山枇杷
果球形,柱头宿存,成熟时红色,直径6毫米,有纵沟,生于山区疏林阳处。
▼03红军菜
这种菜一般生长在悬崖石缝中、山地山顶疏林下石上、山顶林下潮湿岩石上及山坡林下。营养价值较高,又有清热解毒作用,南平这边一般清炒或煲汤。吃起来不苦不涩,味道纯正。
▼04灯笼萢
酸酸甜甜,种子小而多。又名红姑娘、挂金灯、戈力、灯笼草、洛神珠、泡泡草等,北方称为菇蔫儿、姑娘儿,以果实供食用。
▼05山茶花
山茶树的花,花蕊中央往往一滴蜜露,常拿根芒箕蕨的茎去芯当吸管来吸蜜,好甜呀!
▼06刺萢
通常为有刺的灌木,主要长在山上,相对干一些。
▼07犁头草
俗名“犁头草”,学名杠板归,叶子可吃,味道酸酸的,把叶子揉烂还可消炎,治无名肿毒。
▼08乌萢
黑色的,不是很甜,小时候常常用来当墨水用……
▼09茅莓
一种茅莓,也都叫萢,一般长在田埂上或池塘边;有些黄色的常有酒味,称之为酒浸萢。没有三月萢甜。
▼10蛇萢
传说中的蛇萢,是不能吃的,以前家里的菜地和厕所旁边长了很多,主要长在草地上。听家里大人们说,这种萢会有毒蛇在上面吐口水的,所以早上起来经常可以看到萢上面有很多白白的像唾液一样的东西。每次看到这种萢,都要小心翼翼的绕过它走,生怕一不小心被上面的唾液沾到就麻烦大了。后来才知道,这是蛇莓,可以吃!遗憾中还是有点不敢吃……其实可以放心大胆地吃!
▼11毛冬瓜
又叫猫卵子,和猕猴桃类似,但是皮上有长长的白毛,个长像冬瓜,所以叫毛冬瓜。
▼12羊奶子
也叫鸡腊子、鸡公蛋、牛奶挤,学名胡颓子,味道很酸,熟透带甜味。
▼13五味子
有的地方叫秤砣子。山区比较常见的野果,味酸甜,果实晒干是一种出名的中药。
▼14冷饭坨
冷饭坨是木兰科南五味子属冷饭藤的果实,和五味子有点类似。
▼15毛桃
也就是野桃,子个小,皮上附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如果是熟得很好的,大部分野桃子都不是很好吃,有点酸苦味。小时候大人都说:“一个毛桃三把火”,吃多了会喉咙不舒服。
▼16野李子
现代李的野生品种,种类很多。味苦。老人常讲聪明人的故事:一伙少年看见路边有一棵野李子树,结满了李子,一涌而上,只有一个聪明的少年动也不动,别人觉得奇怪,你为何不去摘呢?少年答道:路边有李无人摘,一定是苦李。果然。
▼17野梨
现代梨的野生种。种类也有很多,多数见的是肖梨,个不大,水分中等,多麻点,常长得歪歪扭扭,味道还不错;还有东瓜胖,个子很大,成熟后水分也多,品质比较好。
▼18糯米条
果多但小、汁液不太多,味酸甜。这个植物用得最多的是捆柴。山区烧柴,砍好、捡好各种碎柴要背回家里,先得用糯米条(或紫藤)来捆好。糯米条植株韧皮纤维特别发达,茎杆直而细,是特别好的捆柴用品。砍下糯米条,枝端打个回头结做成套索,捆紧柴,象藤一样度任意折弯捆好……
▼19野柿子
味道其实很甜,跟现在的柿子差不多,但个小,成熟了就不涩了。
▼20桑葚
桑树的果实。味道酸酸甜甜,水分多,吃桑果会弄得嘴巴、舌头和手面上黑红黑红的,用水都很难洗干净,其实有种很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桑叶搓洗,非常容易去掉!
▼21菝葜
熟了后,颜色为红,吃起来青涩酸甜,皮薄汁多,但吃多了会珈口。
▼22刺苔
一种刺上面发的芽,把外面的皮拨掉,吃里面的茎。
▼23黑老虎
有“福星果”“益寿仙果”“天下第一奇果”等美誉。又叫布福娜果,集菠萝、葡萄、荔枝的优点于一身,风味独特,故又名菠萝葡萄。
▼24地木耳
又名地耳、地衣、地皮菌、雷公菌、地软儿、地瓜皮等,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暗黑色,有点象泡软的黑木耳。
▼25魔芋
其主要成分为甘聚糖、蛋白质、果糖、果胶、魔芋淀粉等。
▼26荠菜
又名护生草、稻根子草、地菜、小鸡草、地米菜、菱闸菜、花紫菜等,是一种人们喜爱的可食用野菜。
▼27胡葱
多年生宿根草本。鳞茎细长,纺锤形,外被赤色小鳞膜。冬季生叶,夏季枯萎。
▼28野荸荠
野荸荠,有长的匍匐根状茎。秆多数,丛生,直立,圆柱状,高30-厘米,直径4-7毫米,灰绿色,中有横隔膜,干后秆的表面现有节。
▼29蕨菜
蕨菜这种略带一丝苦涩的嫩芽春天都会成为一道好菜。凉拌、炖煮、煎炒各种花样,吃不完的还可以晒干储藏起来,在冬日仍能品尝到浓浓的春意。
▼30折耳根
很多人爱得疯狂又让很多人恨得跺脚的折耳根,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折耳根在从前都野生的,田坎、地里多得很。现在很多都是人工种植的,味道自然没有野生的香。
▼31洋荷
洋荷一般在生长在屋边竹林里,种植一些,每年都会发很多,一般农家喜欢拿来炒腊肉。
▼32香椿芽
很多农家户屋边都种有椿树,发的芽可以采下来,炒着吃,最经典的是椿芽炒鸡蛋。
▼33山竹笋
真的是雨后春笋,剥下来的笋壳还可以做成漂亮的小伞,竹笋炒肉很美味,现在吃起来也满满都是童年满山挖笋的回忆……
▼34野葱
这个长得就是葱和蒜的结合体,你一定吃过野葱炒腊肉或者是野葱炒鸡蛋!!还有,葱头炖肉也是香香哒
▼35灰灰菜
灰灰菜,是常用的火锅、凉拌菜材料。用沸水氽一下,放煳辣椒,再加入各种调料直接拌匀就可食用,口感极佳。
▼36黄花
黄花,又叫金针花,在田坎就能找到,花很漂亮,味道清脆爽口,长大后才知道它居然就是传说中的忘忧草。贵州人说等得我黄花菜都凉了,就是这!
▼37毛香菜
“三月三,毛香粑”。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干田里、沟坎上,稀稀疏疏长着星星点点的鲜嫩的毛香菜,采回去做毛香粑,口感香,味鲜色美。
▼38八月瓜
这个是八月金秋成熟,鸟儿也喜欢吃这个,成熟时,外面壳会炸开,味道安逸得很喔。
▼39拐枣
这个也是一串一串的,有的地方叫鸡勾,打过霜后就成熟了。酸酸甜甜,还可以用来泡酒。
▼40野柿花
这个摘下来的时候还很硬,放到米里藏几天就变软了,味道酸甜。
▼41三月泡
插秧的时候成熟,绝对的美味儿。
▼42乌泡
这个大概是四月左右成熟,微甜有籽。
▼43红刺泡
红刺泡在山上,路边都很多。成熟期在冬天,连枝一起摘下来,放火上烤,吱吱响,别有一番风味。不能多吃易上火拉不出粑粑!
▼44秤砣子
这个像野葡萄,但是味道与野葡萄有很大区别。
▼45野葡萄
野葡萄,酸死个人~~现在想想还冒清口水,还招蜂子。不过好多小伙伴貌似还很喜欢吃。
▼46青冈子
我认为青冈子最大的乐趣是用竹签穿来转,很好耍的,也算我们当年的“玩具”吧,现在小孩子耍的玩具都是工厂制造的,我们的都是纯天然的;不能吃可当玩具耍。
▼47糖罐罐
也叫螳螂果,白色的花很漂亮,果实味道很甜。
▼48野杨桃(野猕猴桃)
把没熟的摘回家,放在稻谷里面,软了就可以吃了,味道又绵又甜,很好吃。
▼49茶泡
一种大茶树(茶油、茶花)上结的果实,4、5月份左右成熟,外面那层皮脱掉就成熟了,味道甘甜。
▼50野刺梨
这个也是秋天成熟,田埂上,土坎边很多,可以用来泡水喝或泡酒。
▼51山莓
在向阳山坡、山谷、荒地、溪边灌木丛里较多,果实为红色,味道清甜。
▼52茶耳
还有红色的有些苦涩,我觉得白色的这种好吃一些
▼53红梅消
这个绝对比草莓好吃,摘的时候容易刺到手。又酸又甜真的好好吃!
▼54艾叶
在农村过端午节的时候家家都会有的,而且它是一种很好的药草,用它晒干后放鸡蛋煮汤,吃了对女孩子特好,妈妈常常会煮给我们喝,不过汤比较苦,一般人都不太爱喝,我还好,苦的东西我可以轻松对付。
▼55毛栗子
跟板栗一样,外壳也一样,只是比板栗小,不过弄时要小心,别被外壳的刺刺到。
▼56酸筒杆
土话也叫杨梅.不过我们那分两种,一种叫水杨梅,个大、汁多,一种叫石杨梅,个小,没那么酸。
▼57野杨梅
土话也叫杨梅.不过我们那分两种,一种叫水杨梅,个大、汁多,一种叫石杨梅,个小,没那么酸。
▼58牛奶咪
土话叫咪咪,酸得要命!
▼59映山红
这个和公园里的品种不一样,山上的是能吃的,味道酸酸甜甜的。
▼60地枇杷
别名又叫地果、野地瓜、地瓜子、地石榴、地胆紫、地瓜榕等。常绿木质藤本,葡地成片生长;地枇杷具有药用和园林价值,果实在每年的六七月分成熟。
▼61尖栗子
尖栗子,又称锥栗,珍珠栗,转栗子,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和江南各地,与栗子同一科,果实为带刺球型圆球,壳头内一般只有一个锥状的坚果,味同板栗。每年10月份后成熟,壳体裂开,内部坚果脱落。坚果果壳比板栗薄,吃法与栗子相同,果仁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62野生岩蜂糖
岩蜂糖是纯天然植物花卉酿造,具有蜂密晶莹馥郁,甜而不腻,营养药用价值高等特点。
▼63蕨根
蕨粑是用野生蕨菜的根加工成的一种纯天然美食。从山上挖来蕨根清洗干净,用木槌捣碎后放入木桶,再加入清水不停搅拌,使蕨根中的淀粉溶于水中。淀粉溶液通过木桶底部的竹筒导入盖有纱布的竹筛过滤,就用盆盛入装有清水的缸里沉淀。十小时后,淀粉沉淀缸底,形成厚厚的淀粉层。倒掉淀粉层上面的水,用铁锹铲出淀粉,就得到了湿蕨粉。
▼64鸡枞菌
鸡枞菌味道鲜美,下完雨后松林扒一扒就能找到,只要不连根拔起,第二天又能采。无论炒、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
▼65鸡油菌
鸡油菌外表金黄,香气浓郁,煲汤或作为配菜炒肉,那种特别的香味总是让人拒绝不了。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可谓色香味俱佳。
▼66枞树菌
枞树菌是生长在亚热带的一种真菌,枞树菌是这种蘑菇的名字,因为它多生长在一种民间叫做枞树,学名叫马尾松的树林里。有的资料里也叫松乳菇。
▼67奶浆菌
这种菌的味道非常鲜美,它的特点是碰掉一点,就会流很多汁,像牛奶一样,所以叫奶浆菌。
▼68野生香菇
真正的野生香菇产量有限,即使你吃过,那估计也是晒干之后的。而真正美味的香菇是刚从山上采下来的时候,炖汤那就是人间美味。
▼69大脚茹菌
味道鲜美,多食可抗感冒,减轻腰腿酸疼、手足麻木、筋骨不舒等毛病。山里的野菜都是原生态绿色食材,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植物纤维更为丰富,有的野菜维生素、矿物质含量比栽种的蔬菜高很多倍...
▼70扫帚菌
珊瑚菌又名“扫帚菌”;该菌体形俊俏,色泽秀美。含有不少质地脆嫩、别具风味的食用菌,是我国野生食菌资源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71干巴菌
产于七八月雨季,至今仍未实现人工养殖。其貌不扬,黑黑的带有一层白色。但味道却鲜香无比,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用干巴菌炒青椒或炒鸡蛋,其味妙不可言。
▼72油头菌
油头菌,小时候在上山很多,口感不及香菌。
▼73红鬼笔
红鬼笔-红鬼笔,别名深红鬼笔,在客家方言区因其味道难闻如鸡屎,所以也称之为:鸡屎菌,据说可以食用,洗去菌盖粘物,煮熟后可以食用,咀嚼酥脆,香嫩,与竹荪有点相似,不可吃太多,会引起身体发热。
▼74红蘑菇
红蘑菇,学名红椎菌,野生珍贵的食用真菌,由于颜色鲜红而得名,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75青头菌
在雨季来临时,沟洼地带最容易发现其踪影。菌柄长中实或内部松软,可食用,味道鲜美。
▼76陀螺菌
拉丁学名:[GomphusclavatusGray],又名地陀螺、棒状喇叭菌、钉菇。
▼77田螺
“三月田螺满肚子,入秋田螺最肥美”。走挽起裤腿到河边找田螺,随便一找就能做成一盘美味,大热天还能顺便在河边凉快凉快。
▼78河蚌
河蚌如今都很少有了,大部分生活在浅滩、石头缝里,肉质细嫩。以前抓到河蚌,小伙伴们常用河蚌的壳,做过家家时的餐具。
▼79河蟹
在炎热的夏天,常常和小伙伴们去河沟边掰螃海,直接在灶孔里烧来吃,也可用油煎来吃,脆脆的味道棒极了!
述
▼80河虾
河虾多分布在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中的河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水产食品。
▼81小黄鱼
在河边能找到的美食特别多,小黄鱼,轻而易举就能抓到好多。虽然个头小,油炸后,在嘴巴里的酥脆感真是爽爆了!
▼82黄鳝
夏季最多,生长在水沟淤泥里、稻田里。一般淘气的男孩子会去抓,胆小的女生会觉得恐怖,抓回去晚上在火塘边烤着吃。
▼83娃娃鱼
大鲵隶属隐腮鲵科,大鲵属,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像婴儿的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野生娃娃鱼属国家保护动物保护级别:国际CITES附录I,中国II级,受胁等级:极危CR。
▼84黄辣丁
黄颡(读音:sǎng)鱼,为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类。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味道鲜美。
▼84鲤鱼
中文别名鲤拐子、鲤子、毛子,红鱼。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褐色鱼,学名Cyprinuscarpio。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杂食性。
▼85鲫鱼
鲫鱼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
▼87草鱼
草鱼,鲤科。体延长,亚圆筒形,体长大1m余。体青黄色。头宽平,口端位,无须。咽齿梳状。栖息水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3-4龄成熟,在江河上游产卵,可人工繁殖。
遵义微帮传媒整理
赞赏
长按甘露聚糖肽片价格谁清楚复方川芎酊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zp/14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