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栽培 >> 蛇莓一个绿茶婊的故事
《蛇莓》丸尾末广
提到蛇莓,身边大多数朋友第一个想到的都是丸尾末广的短篇漫画《蛇莓》。相信很多人第一次翻看他的漫画都会觉得既恶心但又停不下来。这位擅长暴力美学的漫画家用色情与血腥创造了一个充满虚假堕落与残忍极端的世界,光从《蛇莓》里影射日本著名女优山口百惠就能看出众人眼中美好的化身在作者那不过只是一株充满致命诱惑的蛇莓。
《蛇莓》三部曲
别称:龙吐珠,蚕莓,蛇泡草,三爪风
拉丁学名:Duchesneaindica(Andr.)Focke
植物特点:根茎短而粗壮。叶片多为倒卵形或长圆形。叶片前端圆钝,边缘有钝锯齿,两面皆有柔毛。
生长习性:蛇莓多生于山坡、河岸、草地、潮湿的地方。喜荫凉、温暖湿润、耐寒、不耐旱、不耐水渍。
功用价值: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热病,惊痫,咳嗽,吐血,咽喉肿痛,痢疾,疔疮,蛇虫咬伤。
《人体内脏图》
归经:肺经,肝经,大肠经
(注: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用药提供依据。)
河岸还未成熟的蛇莓
龙吐珠典故:双龙戏珠是两条龙戏耍(或抢夺)一颗火珠的表现形式。它的起源来自天文学中的星球运行图,火珠是由月球演化来的。从汉代开始,双龙戏珠便成为一种吉祥喜庆的装饰图纹,多用于建筑彩画和高贵豪华的器皿装饰上。双龙的形制以装饰的面积而定,倘是长条形的,两条龙便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倘是正方形或是圆形的,两条龙则是上下对角排列,上为降龙,下为升龙。不管是何种排列,火珠均在中间,显示出活泼生动的气势。(注:龙吐珠的花语:珍贵纯洁、内心热诚。)
蛇莓是一种蔷薇科的植物,一般都是生长在野外,虽然它和草莓的外观比较相似,但是并没有草莓的酸甜口感,蛇莓具体来说是没有味道的,所以它可以吃,但是并不好吃。
蛇莓虽然可以吃,但是它毕竟还是一种野生的植物,所以我们在吃的时候需要注意蛇莓是否被污染。主要是指是否寄生虫或者毒虫毒蛇所污染,寄生虫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尤其在果实中很容易寄生。
(注:脾胃本身就较为虚寒的人是不建议吃蛇莓的,我们都知道蛇莓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帮助身体降火,这种功效就让它不适合体寒的人,这类人群最好别吃。)
蛇莓我们很少会用来食用,它被利用得最多的是叶子和茎,蛇莓干草会被用来作为中药材使用,可以清热解毒,改善热气体质,减少上火、喉咙发炎等症状,这才是蛇莓的价值所在。
元吴瑞《日用本草》中,莓词条下有言:“蚕老时熟红于地,中空者名蚕莓;中实极红者名蛇残,乡人不敢食,恐有蛇残。”李时珍援引此说,称此“蛇残”为蛇莓。——民间蛇莓传说,多与蛇相关:淮南称之为“蛇蛋果”,传言蛇可由此果中钻出;河南、河北称为“长虫食儿”,以此果为蛇之食粮。
唐大明《日华子》又称此草“傅蛇虫咬”,古时医家或以之治蛇咬伤,一说得名于此。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蛇莓》称,蛇莓“俗传食之能杀人,亦不然,止发冷涎耳”。旧曰蛇莓有小毒令人盗汗,今之毒物研究所得,则称此果无毒。又今人以此草蔓生如蛇,而释其名,虽亦通,然不可取也。
历史上蛇莓一直被认为是含有剧毒的果子,吃不得。可也从来不乏勇于尝试者。艳丽的浆果挑起人们的欲望,却也提醒着你我请勿食用,第一个吃蛇莓的人也许只是想吃果子罢了。
编辑/龙芮
赞赏
长按白癜风那里能治好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zp/13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