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

多元一幼安全珍爱生命禁食野生菌野

发布时间:2021/7/1 20:21:49   点击数:
禁食野生菌、野果

预防食物中毒

春夏时节,正是野生蘑菇、马桑果等有毒植物的生长旺季,也是毒蘑菇和毒野果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为防止误食有毒野生菌和野果引起食物中毒事件,都匀市第一幼儿园特向各位家长介绍关于野生菌和马桑果的相关认识,请家长做到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野生蘑菇和野果。

一、认识毒蘑菇的危害

毒蘑菇又称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我国毒蘑菇约有多种,引起人严重中毒的有10余种,分布广泛。我国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以春夏季最为多见,常致人死亡。年9月1日江西永修县有0多人中毒,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毒蘑菇中毒事件。多数毒蘑菇的毒性较低,中毒表现轻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极高,可迅速致人死亡。一种毒蕈可能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可存在于多种毒蕈中。目前确定毒性较强的蘑菇毒素主要有鹅膏肽类毒素(毒肽、毒伞肽)、鹅膏毒蝇碱、光盖伞素、鹿花毒素、奥来毒素。

二、认识毒野果的危害

1.马桑果

马桑(CoriariasinicaMaxim)是马桑科马桑属植物,马桑果就是马桑的果实,如豌豆大小,圆形多肉,未成熟时呈绿色,每年初夏间成熟,开始呈鲜红色,逐渐变为紫黑色,味甜略涩。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多长于山坡或山沟,是一种中草药,也是一种有毒植物,其有毒成分主要是马桑内酯和吐丁内酯等倍半萜内酯类物质,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脊髓反射的作用,可使人发生惊厥。马桑果因其外形酷似桑葚,容易被误食而引起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2.蛇莓

蛇莓也叫蛇果、地莓、蛇不见。蛇莓主要匍匐生长,茎上有许多柔毛,果肉上种子较多,吃起来涩涩的。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见到,一般在8—10月成熟。多食后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的,当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造成中毒的症状,表现为头晕、呕吐或者腹泻等。

三、鉴别食用野生菌的四大误区

误区1:鲜艳的野生菌有毒,颜色普通的就没有毒

真相:这是有关野生菌的谣言中流传最广的一句。事实上,颜色与形状并不能简单区别野生菌是否有毒。比如: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味美可食;而灰花纹鹅膏、白毒鹅膏颜色暗淡却含有剧毒。

误区2:野生菌和银器、大蒜一起煮,变黑就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真相:数千年前试毒皆由银针担当,原理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但毒蘑菇不含硫或硫化物,不会令银器变黑。大蒜里的活性物质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对含有剧毒的野生菌完全无能为力。

误区3:长虫的野生菌没有毒

真相:人和昆虫的生理特征差别很大,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同一种野生菌对于人和昆虫来说,很可能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误区4:只要高温煮熟就不会有毒

真相:毒蘑菇的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毒素。食品,是影响孩子健康的最大因素之一。为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希望广大家长朋友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误食野生菌、野果。

文字来源∣都匀一幼保健室

一审一校:李维秀

二审二校:冉婷

三审三校:施佳佳

了解更多

精彩一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xx/2177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