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

身边的中草药葛公葛婆,摘个吃个

发布时间:2021/6/22 6:33:45   点击数:

‘’葛公葛婆,摘颗吃颗‘’,

时下的‘葛公’学名叫蓬蘽(PénɡLěi)

初夏的暖风中,布谷鸟一声声地叫唤着:“葛公——葛婆,摘个——吃个!”那叫声,是在提醒大家,“葛公”成熟了,赶紧来采摘!

叫声从山谷传来,从溪边传来,穿透层层树林,穿透厚厚砖墙,唤醒了我童年的回忆——

小时候,爸妈在山里干活回来的时候,都会摘一些“葛公”带回,有时用苎麻叶子包着,有时用雀麦杆子串着,又或者放在草帽里端着,无论怎样,都不会辜负这大自然的馈赠,以至于每到这个季节,我都会眼巴巴地等着这美味。

哪怕爸爸现在已经年逾七十,每次外出干活回来,还会像我小时候那样,带回几颗葛公,满满的都是父爱。

说了这么久“葛公”,很多朋友会问这个红红的野果子为什么叫“葛公”呢?那它的学名又叫什么呢?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葛公”,是蔷薇科植物蓬蘽(pénglěi)的成熟果子。蓬蘽的生命力极强,树荫下、山坡上、田埂边,岩缝里,但凡有一点土壤,它便可以生根发芽。蓬蘽是两年生植物,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它早早地就和小草、柳芽争春,暖阳下,舒展枝叶,努力地蓄积能量,为开花结果做准备。

阳春三月,它开花了,那洁白无瑕的花朵,点缀在万绿丛中,犹如夜空中的群星闪耀。

四月,布谷鸟叫的时候,它成熟了,让人垂涎欲滴的鲜红果子散发着甜甜的果香,绿锦缎般的叶子,再也掩盖不住它的光芒了,鸟儿、虫儿、小动物们,都瞧上了它,呼朋引伴地来采食它。自然也少不了馋嘴的小孩儿。

至于它为什么叫“葛公”呢?跟道教灵宝派祖师爷葛玄有关,相传葛玄曾用蓬蘽果实为桐柏山下村民治病,村民病愈后为纪念葛玄,于是把这果子叫为“葛公”,渐渐地,传至邻县,就有了浙江多县市对它共同的称呼——“葛公”。

葛公(蓬蘽)的药用功效

我一直信奉一句话“百草皆可入药”,“葛公”(蓬蘽)肯定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太常见而偏又不常用,以至于很多年来,人们对它的认知只是停留在一种野果上面。近年来由于它的美味在朋友圈中流行起来,人们开始去重视它、研究它,于是乎,它真正的名字才被大家所熟悉。

《本草拾遗》一书中指出,蓬蘽,其类有三种,四月熟,甘美如覆盆子者是也,余不堪入药。说的就是四月成熟的,像覆盆子一样甜的这种蓬蘽才能入药。它的功效是:全株及根入药,能消炎解毒、清热镇惊、活血及祛风湿。果实还可以做成果酱、果汁等。注意蓬蘽果不宜多食。

要学会鉴定几种类似植物

覆盆子

覆盆子,为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的果实,具有固精补肾,明目的功效。覆盆子是木本植物,植株高大,直立,而“葛公”(蓬蘽)植株矮小,贴近地面匍匐而生。

茅莓

茅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灌木植物的果实,具有止痛、活血、祛风湿及解毒之效,和“葛公”(蓬蘽)功效类似,两者区别是,茅莓植株高大,且成熟时间为7-8月。

蛇莓

蛇莓,是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蛇莓的果实,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收敛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伤,敷治疔疮等;并用于杀灭蝇蛆。蛇莓有小毒,所以谨慎食用。蛇莓开黄色的小花,和蓬蘽还是很容易区分开来的。

采摘要注意安全

1、由于蓬蘽的生命力特别强,沾土就活,成为了农田里的害草,农民一般会打除草剂,所以请大家尽量远离农田,到山上采摘。

2、天气渐热,野外采摘要注意防蛇防虫,最好穿上长衣长裤,身上可以涂抹一些花露水,预防虫咬,对于蛇嘛,请大家记住一个成语“打草惊蛇”即可。

3、悬崖边、深水边,即使长得再好,也不要去摘,因为在生命安全面前,美味不值得一提。

“有果堪摘直须摘,莫待无果空折枝”,趁着好天气,做好防护,去享受这大自然的馈赠吧!

-END-

创作设计:倪倪工作室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xt/2165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