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世界上的花果之鄉,美味佳果,不勝枚舉。若要說起“奇果”,恐怕要數“拐棗”了。
“拐棗”,相信很多人應該都不會陌生吧,有的地方稱之為“萬壽果、雞爪果、枳椇子“等。以前在農村的山上隨處可以見到有“拐棗”,果實沒有鮮艷美麗的色澤而是棕灰色的,像彎彎曲曲的棒狀物,有如筷子般粗細,形態似萬字符"卍",沒吃過它的人對它不屑一顧。
“拐棗”的花很小,白而帶綠,于夏日6月開放,葉子很像棗樹的葉子,是橢圓形的,上面有3條很明顯的葉脈,但要比棗樹葉大得多,長可達8~16厘米,果期8-10月。其和棗、酸棗是一家子。果實沒成熟的時候吃是很苦澀的,等到熟了之后,再稍微曬一下,吃起來就很甘甜了,有點像干的葡萄。
“拐棗”的果梗,除鮮食外,可用作釀酒、制醋、制糖的原料。可作果露、香檳、汽酒、汽水等飲料。還可加工成罐頭、蜜餞、果脯、果干等。其木材硬度適中,紋理美,供建筑及制家具和美術工藝品等的用材。現在有很多人都在人工種植它,是一種很具有開發價值的野生果類資源。
“拐棗”具有醫用價值,可治療多種疾病。其果梗、果實、種子、葉及根等均可入藥,中藥稱其果實為枳椇子。其藥用最早見于《唐本草》。李時珍《本草綱目》說它"味甘、性平、無毒,有止渴除煩,去膈上熱,潤五臟,利大小便,功同蜂蜜",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果品。"其枝、葉,止嘔逆,解酒毒,辟蟲毒"。拐棗果梗釀制的"拐棗白酒",性熱,有活血、散瘀、去濕、平喘等功效。民間常用拐棗酒泡藥或直接用于醫治風濕麻木和跌打損傷等癥。特別是對地下、井下、水下、潮濕環境下從事工作和勞動的人,更具有保健作用。在中醫上,其種子、木質入藥,有清熱、利尿、解酒毒之功效。古書中對其解酒毒,有很多趣聞記載。
拐棗怎么吃
1、拐棗可生食:剝去果皮既可食用。
2、枳椇豬肺湯:鮮拐棗克,豬心、肺各1具,紅蔗糖30克。拐棗洗凈,豬心、肺洗凈并切成小塊;將拐棗、豬心肺、紅蔗糖共同放入瓦罐中,加清水毫升,文火慢燉60分鐘后,調入少許精鹽、味精即可食用。本肴具有解渴除煩之功效,可作為酒癆吐血患者的飲食治療。
3、拐棗酒:拐棗干2枚,低度燒酒毫升。先將拐棗洗凈,用刀切開,浸人燒酒中,密封,1周后啟封飲用,每日2次,每次20毫升。本酒具有祛風勝濕的功效,適宜于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飲用。
4、拐棗雞肝:干拐棗2枚,黃雞肝1具。先將拐棗杵成細末備用;雞肝洗凈,用刀切十字刀花,盛于盤中,撒上拐棗末,適量精鹽,入籠中蒸20分鐘取出食用。本肴具有健脾消疳的效果,可用來治療小兒疳積。
5、拐棗四莓湯:鮮拐棗4枚,四匹瓦、蛇莓各10克。以上三味用清水洗凈后,共入瓦罐中,加水適量,先以旺火燒沸,改用小火燉20分鐘,濾出湯汁頓服。本湯具有祛風通絡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肝風內動,手足抽搐,小腹疼痛、急,頭風等病癥。
吃拐棗的注意事項
1、《得配本草》:“脾胃虛寒者禁用。”
2、天然野生酸棗如果太酸,孩子可以選擇吃酸棗糕。
“拐棗泡酒”的具體做法:
1、先倒入鍋內一些水,然后把水燒開,再把拐棗放到籠中,蒸30分鐘;
2、蒸好之后放到太陽底下曬,曬成皺巴巴的;
3、再放到籠中蒸一下,曬上四五天,就這樣連續九次。
4、九次之后拐棗就被曬干了,這時可以把它放到瓶中,然后再倒入酒,酒最好能超過拐棗5厘米以上。
小貼士:白酒的度數最好能在30度以上,因人而異。一般浸泡三個月以上就可以喝了。
(相關資料部分來自網絡;分享是最好的學習,分享是快樂和美德,向原作者致敬!)
天熙掌櫃辑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好的東西總是值得過目不忘,若分享給也會喜歡的人就變得更加有意義。
歡迎點擊頁首“天熙生态农业”,或搜索以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jz/2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