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价值 >> 写生第28站回顾诸暨古村落
四月,山野间是青翠的叶
斑斓的花、淙淙的溪
和煦的春风吹过一座又一座山头
翻涌的绿浪融进天空、白云
与孩子们的眼睛里
春夏之交,空气中已有丝炙热
我们一起在自然中触摸春意
感受传统美学的静谧
将古建筑之美描摹在画卷之上
山野里的自然艺术课堂
█东溪写生春夏之交,自然万物都有着旺盛的活力,明净的溪水欢快流畅,发出轻轻的哗哗声,绕过大树,流过小桥,顺着山野蜿蜒而下。“快看,那里有只鹅!”,只见白色的小鹅悠然地游在水面,孩子们提着画板,为意外的发现感到惊喜。▲“这里好美啊,我是画小溪还是画大树呢?”四月的风,还有着独属于春天的清爽,吹过枝丫,拂面而来,孩子们很快就选好了写生的位置、景色,拿出画板、画笔,开始勾勒自己眼中的美景。来看看孩子们第一场写生的作品吧~邵子墨写生作品
周伊写生作品
刘凯瑞写生作品
李昊起写生作品
戴牧野写生作品
应阅写生作品
武乐绮写生作品
█斯宅写生在古朴自然的千柱屋,孩子们支起小板凳,分散在各个院落内,画屋檐、画山墙、画门楼,画千柱屋内凿刻精细的木雕、石雕,连安详窝着的猫咪也成了孩子们勾画的对象。▲拿起画笔后,孩子们一个个都安静下来,只专注于眼前的景和笔下的画斯民小学的校园里,孩子们正完成着画卷的最后一部分。他们或倚着楸树下的靠椅,或坐于青石板铺成的阶梯,抬头望远处的山,看眼前的楼,低头在长卷上绘出诗意的画。▲在校园里写生的孩子们孩子们用脚步丈量走过的土地,用画笔描绘时光的痕迹,透过他们的作品,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眼中的斯宅古建之美吧。周歆越长卷写生
陈希妍长卷写生
严舒心长卷写生
刘语菡长卷写生
王一宸长卷写生
熊思尧长卷写生
徐祺珍长卷写生
█棕编写生在寿老师的工作室,屋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生动的棕编作品,孩子们穿梭其间,一边感叹这些作品的精妙,一边认真观察每件作品的细节与灵活之处。该画哪件作品呢?是颗粒饱满的石榴玉米?还是眼神锐利的老虎蟠龙?又或是羽翼饱满的鸟儿鹦鹉?孩子们简直挑花了眼,可也挡不住这份欣喜。▲搬起小板凳,找到合适的角度,仔细观察,认真推敲~东溪村里的自然珍宝
█走进东溪,探秘香榧潺潺的溪水顺着山石蜿蜒而下,溪流边散落着黛瓦白墙的民居,东溪村正是在这群山环绕之间,独具自然之美。这里还盛产一种珍贵的坚果——香榧。从枝头发芽到结成果实,一颗香榧坚果要经历三年的时间。珍贵的香榧究竟长什么样子呢?该如何剥开?味道是怎样的?带这一连串的疑问,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香榧的神秘面纱。▲炒制而成的香榧小小的一颗坚果,拿在手指上捏,合在掌心里压,放在桌面上敲……许多小朋友使了吃奶的劲儿都没法打开香榧。怎样才可以快速轻巧的打开?看孩子们开动脑筋,细心观察,寻找诀窍~▲孩子们正认真寻找打开香榧的诀窍原来开香榧的关键在于“西施眼”!拇指和食指放在上面,用力一按,手中的香榧就发出了“咔咔”的响声,露出了裹着黑色果衣的小果仁。▲香榧上的“西施眼”初识香榧,已是它成熟的果实,但它们长在怎样的大树上,孩子们还是充满了好奇。接着,我们跟随宣伯伯,到古老的香榧林一探究竟。“恐龙大家都知道吗?有谁知道距今多少年了?”“一亿年!”“两亿年!”榧园园主宣大伯告诉孩子们,香榧和恐龙是同一个时代生长在诸暨土地上的。诸暨赵家村以种香榧为主,目前约有香榧树50万亩。从开花到结果生长时间是天,需要使用蜈蚣梯进行采摘,要用盐反复炒制……▲在郁郁葱葱的香榧古树下,宣大伯为孩子们介绍了香榧从种子到开花结果再到采摘制作的全过程。古榧林在山间、溪畔苍劲密布,斜阳透过遒劲的枝杈映照在草地上,清风拂过,似是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的故事。毛爱妮长卷写生
徐思楠长卷写生
戴寒忆长卷写生
从雌树的枝桠上寻找果实,在林间拾捡心仪的树叶、野花、绿草,装进口袋,捧在手心,制作一张“香榧专属明信片”。孩子们对于创作,总是别有一番热情,如何摆造型,哪里题字,早就在脑海中勾画清楚。▲孩子们创作的“香榧明信片”了解了这么多的香榧知识,只做一张明信片又怎么够呢?接下来,每个小组的同学化身为香榧林的一位“小小主播”,根据抽取到的主题进行团队创作,快来听听“榧常小主播”们是怎样带货的吧~▲“榧”常小主播创作主题之一孩子们用言语描述着今日的所见所得,漫长的香榧炒制过程,树枝上同时存在的三种果子,找到西施眼更容易剥开,香榧树可以拿来做面膜,让人们美容......▲“我眼中的香榧......”“香榧树历史悠久,恐龙还没灭绝时它就已经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了。”▲火热的投票环节,看来大家都是一名合格的“香榧小主播”哦▲榧林小队合照陈子琪写生作品
斯宅村里的古建艺术
█小小采风官,品味古建美千年古村——斯宅,是斯姓族人的最大聚居地。茂林修竹之间,一座气势恢弘的民居古建筑与自然山水浑然一体。斯氏一族的人们仍然居住于此,他们以孝道、耕读坚守着斯家人世世代代的记忆。▲掩映在山林之间的千柱屋一路上,孩子们早已被车窗外绿意盎然的山野吸引,这座古朴自然的千柱屋正藏在山林之中,等待着孩子们的到来。它是谁建造的?又是在哪一年建造的呢?那些精美的木雕、砖雕在刻画些什么?孩子们化身为小小采风官,走进古宅,观察、讨论、记录,在历史与艺术的氛围中品味古建筑之美,体验团队共创的乐趣。▲团队共创,乐趣多多陈锦熙写生作品
整座院落建有门楼五座,均由青石、砖雕制作,镌刻人物、山水等图案,形像生动逼真。古宅内随处可见凿刻精美的石雕、木雕,孩子们穿梭其中,一边认真观察牛腿上雕刻的动物,一边寻找百马图、八卦图的位置,记录下斯氏家训家风的内容......▲千柱屋内随处可见的精美木雕▲观察、记录,用自己的方式发现千柱屋的美千柱屋后,沿着布满青苔的石阶蜿蜒而上,尽头处,斯家的私塾——笔峰书院,安静的俯卧在半山腰,书院内外古木参天,虬枝盘缠。▲重要的不是第一名,而是小伙伴在一起团结协作的快乐在千柱屋的时光匆匆而过,孩子们一路闯关,团队合作,共同开动脑筋,在欣赏自然与艺术之美的同时,构思着属于斯宅的采风之歌。刘若可写生作品
一起来欣赏孩子们创作的采风歌吧!斯宅采风歌(一)
辛丑之春,五月既望,清风习来,恶梦化尘埃;
重山峻岭,茂林修竹,斯宅景色,尽收眼底,
欢迎来诸暨。
斯宅采风歌(二)
诸暨风光好,斯宅历史长。
小虫嗡嗡叫,榧树流书香。
溪水潺潺歌,家风家规妙。
古风育今人,敬畏心中留。
斯宅采风歌(三)
今我往矣,满院夏意。山墙耸立,青砖美矣。
孝之美德,百善为先。夜到人困,入闺困床。
斯宅采风歌(四)
紫薇绿叶,微风摇曳。笔峰书院,书香四溢。
雀替牛腿,古老典雅。代父叩思,孝心永存。
......
█参观斯民小学,体验幸福课堂斯宅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不少的仁人志士,他们在文教、科技、财经、军政等众多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斯姓人之所以人才辈出,离不开斯姓祖宗“富而能教”的思想,和培育人才的“斯民小学”。习惯了城市学校的孩子们,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别样的书法课,每周一诵的《诗经》课堂,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教学楼与木制楼梯......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参观校舍,了解斯民小学的历史文化,体验乡校孩子的读书日常。▲斯民小学一隅▲孩子们参观校园,了解斯民小学的历史斯民小学就像一株绽放于山间的花朵,散发出乡野特有的清芬,昭示着过去乡村教育曾有过的佳绩。乡校独有的自然幸福课堂,让孩子们体验到了更多学习的乐趣。黄玲珑写生作品
█读诗经,识植物《小雅·采薇》节选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
旅途中,孩子们已跟随老师诵读过《诗经》采薇篇,但“薇”到底是什么呢?这一次,我们带孩子到自然中去发现、去寻找、去认识。周禹含长卷写生
离斯民小学不远的溪边,植物丰富,水流汩汩,孩子们跟随自然老师寻找《诗经》中的“薇”。什么是薇呢?有的孩子觉得,它应该是紫色的,细长的,有的孩子认为,薇是一朵花,没有种子.....让我们去看看孩子们寻找的怎么样。▲自然课堂中,孩子们发现、认识的植物▲认真听老师的“植物科普课堂”原来“薇”就是野生的豌豆,又叫做大巢菜,古时候的人们都会采它来吃。一路上,孩子们还认识了许多平时常见,却又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可以做小胸章的窃衣、拉拉藤,可爱的十八缺,人们常吃的水芹菜,鲜艳小巧的蛇莓......▲孩子们用植物做胸章和标本在这个幸福快乐的自然课堂里,孩子们沐浴在暖意融融的春光里,用稚嫩的小手触摸春天,了解各种草木生灵,体验诗意的乡野之美。林若嫣写生作品
唐仁村里的非遗技艺
█武艺“小宗师”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赵家拳,历史可追溯到千年以前。这天一早,孩子们便在酒店的大草坪上集合排好了队,等待着与赵家拳的传承人何夫明老师、何新云老师练习拳棒。▲赵家拳传承人何夫明老师、何新云老师孩子们列队站定,握拳、鞠躬、拜师,在欣赏了两位老师矫健的身姿后,也都跃跃欲试起来。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的功夫如何~▲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的拳法也有模有样~
牛劭文长卷写生
█学习棕编技艺,体验棕编艺术一顶斗笠,一件蓑衣,古人穿着如此,行走于天地之间。如今,棕编的蓑衣已经很难见到,但这样的渔翁形象却一直深深地映在我们脑海中。这一次,我们一起来到唐仁村,拜访这位坚守棕编技艺几十年的寿新灿老师,学习棕编技艺,感受棕编的魅力。▲一代“棕”师——寿新灿老师一踏入寿老师的工作室,孩子们的眼睛便放出光来,栩栩如生的老虎和大象,小巧精致的石榴和玉米,华丽生动的凤凰和祥龙,各式各样的棕编作品让孩子们看花了眼。▲惟妙惟肖的精美棕编艺术作品在这节非遗小课堂上,寿老师为大家展示了抽棕丝的过程,先把棕片铺平,搓、捻、拽,整张棕片分成长条,喷水、浸湿软化,再将分好的长条棕片捋成纤细的棕丝。▲寿老师为孩子们示范抽棕丝的过程“哇,好厉害啊……”看着寿老师将棕片一步步变成纤长的棕丝,同学们都不由得发出了感慨。看似柔软的棕丝,却是无比的坚韧,孩子们亲手触摸后,才发现原来棕丝比想象中更加粗糙,那从事棕编艺术几十年的寿老师,他的双手是什么样的?▲精美的艺术品背后,是寿老师辛苦的劳作▲绑上流苏,坠上珠子,我们自己试试看,一把装饰完好的茶刷就完成啦在老师的指导下,即使是复杂的棕编过程,孩子们也能从中找到乐趣,纤细丝带的缠绕,流苏与珍珠的点缀,每个孩子都在棕编体验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清明果”初体验来到诸暨,品尝了香脆的坚果香榧,特色的西施豆腐、蒸三鲜......孩子们还亲手制作了一份“清明果”。围坐在一起的小组同学,从蒸笼中取一团揉搓好的青团子,压成小饼。把大拇指放在中间,不断旋转揉捏出四周薄、中间厚的碗状。接着,用勺子填入香咸的馅料,在面团四周捏出褶子。然后一边旋转,一边用虎口收紧,一个带着尖尖角的清明果就做好了。▲“为什么我的清明果长得这么奇怪呢?”“原来青团是这样做的~”放入蒸笼,做上标记。吃完晚餐后,就可以享受到自己做的美味咯!█大快朵颐的“水果宴”唐仁村除了棕编,最有名的就是水果了,恰逢樱桃季,山野的覆盆子也成熟了,正是开启水果大餐的好时机。樱桃是五月短柄樱桃,酸甜可口。覆盆子是当日野生采摘,鲜红透亮,柔软鲜甜,很多孩子是第一次吃到这种野果,太开心啦!“这里真美,我太喜欢这儿了......”“送我们橘子的老奶奶很热情,我会一直记得她的......”“咱们晚上还能一起吃饭么?我还想和好朋友再住一晚......”“谢谢老师们这三天里对我们照顾......”返程路上,我们一起回顾了关于香榧、斯宅、采薇和棕编的课程内容,孩子们分享着这三天里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一些不舍,还有一些留恋。不过,就像缪老师在启程时说的那样,“这样的感情是很美好的,我们可能会遗忘很多事,但拿起画笔画画的时候,就能想起彼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