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价值 >> 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山珍
1、山茱萸(学名:Cornusofficinalis),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成熟果实为中药,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药枣、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山茱萸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细圆柱形,无毛或稀被贴生短柔毛冬芽顶生及腋生,卵形至披针形,被黄褐色短柔毛。花黄色,核果长椭圆形,长1.2-1.7厘米,直径5-7毫米,红色至紫红色;核骨质,狭长椭圆形,长约12毫米,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花期3-4月;果期9-10月。成熟果实为中药,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古代常比作兄弟情义。
2、四照花,别名:山荔枝,山茱萸科;原产东亚,落叶乔木。因花序外有2对黄白色花瓣状大型苞片,光彩四照而得名。四照花树形美观圆整呈伞状,叶片光亮,入秋变红,且留存树上达1月有余。秋季红果满树,硕果累累,一派丰收景象。春赏亮叶,夏观玉花,秋看红果红叶,是一种极其美丽的庭园观花观叶观果园林绿化佳品。又因其果实营养丰富可食用,各部分可入药,所以它又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
3、桑葚(sāngshèn),桑树的成熟果实。桑葚又作桑椹,又叫桑果、桑泡儿,农人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也可来泡酒。具体成熟时间各地不一样,南方早一点,北方稍迟一点。《本草纲目》等多种医药典籍中对桑椹的药用价值和用法有详尽的阐述,桑椹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桑果古来就是百姓常采用的一种利尿,保健,消暑的鲜果,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其特殊功效。
4、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芳香化湿中药,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出自《神农本草经》。现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5、火把果:为蔷薇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火把果是当地人喊的,同时也有叫“救兵粮”的,而此名得于一个故事:传说过去有一路兵马被困一山,炊断粮绝后靠吃此果度过灾难,就把此果叫救兵粮。果实还可酿酒或磨粉食用。
6、八月瓜又名八月炸,也有地区叫做八夜瓜。预知子,中药名。木通和三叶木通的果实,野生果品。因八月果熟开裂而得名。掌状复叶有小叶3-9片;叶柄稍纤细,长3.5-10厘米;小叶近革质,卵形、卵状长圆形、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5-14厘米,宽(2.5)3.5-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或阔楔形,有时近截平,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果形似香蕉,富含糖、维生素C和12种氨基酸,以及人体不能合成的缬基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等。果味香甜,为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有“土香蕉”之称。以天子山景区居多。索溪峪、杨家界等山麓谷地、林缘灌木丛中野生资源丰富。
7、猫屎瓜属木通科(Lardizbalaceae),丛生落叶灌木。高达2~6米,树皮深灰棕色,幼枝黄绿色,茎中髓心粗大,色白而疏松;大型奇数羽状复叶,长达50厘米,互生,小叶13~25片,对生,卵圆形或矩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全缘,叶表面淡绿色,背面灰白色,总叶柄和小叶柄基部膨大,具明显关节;圆锥花序顶生,下垂,花杂性,两性花,黄绿色,钟状;浆果圆柱状,通常微弯曲,长5~15厘米,幼嫩时绿色,成熟后变蓝色或蓝紫色,多浆汁,形如猫屎:种子扁平,长圆形,黑色,长约1厘米。花期5~6月,果熟10~11月。猫屎瓜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野生经济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果肉中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肪、果胶、维生素和矿物营养.可供鲜食和加工制糖、酿酒等。
8、七叶树属植物,又名婆罗树、梭罗树,属落叶乔木,与悬铃木、榆树、椴树并称为世界四大优美行道树。在我国种类较多,分布范围广。其中中华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浙江七叶树(A.chinensisvar.chekiangensis)和天师栗(A.wilsonii)的干燥成熟种子称“娑罗子”,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娑罗子的主要成分为皂苷类化合物,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杀虫之功效。七叶树(学名:AesculuspolyneuraHuetFang)是七叶树科七叶树属的一种,为中国特有的植物。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米的地区,常生长在湿润林中。七叶树属树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美洲,有30余种,原产我国的有10余种,以西南亚热带地区为分布中心,北达黄河流域的陕西、甘肃、河北、河南,东至江苏、浙江,南到云南、广西及广东北部[3]。欧洲七叶树原产于伊朗、印度北部、小亚细亚、欧洲巴尔干地区至高加索地区。常生于海拔-米的湿润阔叶林中。
9、槲栎别名:大叶栎树,白栎树,虎朴,板栎树,青冈树,白皮栎,孛孛栎,白栎,细皮青冈,大叶青冈,青冈,菠萝树,槲树,橡树。槲栎为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暗灰色,深裂;老枝暗紫色,具多数灰白色突起的皮孔;幼枝黄褐色,具沟纹,无毛;冬芽鳞片赤褐色,被白色绒毛。槲栎叶片大且肥厚,叶形奇特、美观,叶色翠绿油亮、枝叶稠密,属于美丽的观叶树种。适宜浅山风景区造景之用。用途:种子含淀粉,可酿酒,也可制凉皮、粉条和作豆腐及酱油等,又可榨油。木材坚硬,耐磨力强,可供建筑、家具等使用。
10、灵芝: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俗称“灵芝草”,多孔菌科类、一年生真菌,其中以长白山赤灵芝尤为著名。也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lma)真菌赤芝G.lucidum·karst和紫芝G.japonicrnLloyd的总称,具有扶正固本等功效,被《本经》称为上品。近年来,对灵芝属真菌的化学成分及临床研究颇多,对灵芝的生殖细胞——孢子药用价值的研究也颇受重视,本文综述灵芝孢子的研究近况灵芝又称林中灵、琼珍(学名:GanodermaLucidumKarst)别名 赤芝、红芝、木灵芝、菌灵芝、万年蕈、灵芝草。是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
11、五味子(玄及、会及、五梅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五味子喜微酸性腐殖土,生长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等地。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的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年8月,中国科学家在五味子中发现抗艾滋病毒成分。
12、蚤休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植物,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及其数种同属植物的根茎。蚤休具有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消肿止血的功效;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神经性皮炎、外科炎症等。
13、青蒿(Artemisiacarvifolia)一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具纵棱线。叶子互生,茎中部的叶子二回羽状分裂,线形小裂片。夏季开花,头状花序半球形,多数,成圆锥状,花管状,外面为雌花,内层为两性花。重庆酉阳享有“世界青蒿之乡”的美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也是全球青蒿素高含量的富集区,平均青蒿素含量高达8‰,全球八成的原料青蒿产于重庆酉阳,其青蒿生产种植技术已通过国家GAP认证,酉阳青蒿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4、茯苓,真菌界,担子菌门伞菌亚门,伞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茯苓属,茯苓,分布区域:大别山岳西产量最大、质量最优,湖南主供南方使用,产量居次。特征: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径达20~30厘米,或更大。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块”和“茯苓片”。
15、木耳(英文:agaric),主要生长在中国和日本。中国大部分是东北木耳和秦岭木耳。木耳既可野生又可以人工培植,种子实体呈耳状、叶状或杯状、薄、边缘波浪状,宽3-10厘米,厚2毫米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附着部固着于基质上。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呈胶质状,薄而有弹性,湿润时半透明,干燥时收缩变为脆硬的角质近似革质。味道鲜美,可素可荤,营养丰富。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药用功效。能益气强身,有活血效能,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可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能够疏通肠胃,润滑肠道,同时对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帮助。
16、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17、淫羊藿,别名:刚前、仙灵脾、仙灵毗、黄连祖、放杖草、弃杖草、三叉风、桂鱼风、铁铧口、铁耙头、鲫鱼风、羊藿叶、羊角风、三角莲、乏力草、千两金、干鸡筋、鸡爪莲、三枝九叶草、牛角花、铜丝草、铁打杵、三叉骨、肺经草、铁菱角。多年生草本,高30-40cm。根茎,横走,直径3-5mm,质硬,生多数须根。茎直立,有棱,无毛,通常无基生叶。
18、灰菜,植物名,为藜科藜属。又名灰条条,灰灰菜,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田野、荒地、草原、路边及住宅附近,中国各地普遍生长。每年4~7月采收幼苗或嫩茎叶食用。采集嫩茎叶,入沸水锅焯过洗去苦味,可凉拌、热炒制成多种菜肴。全草可入药,性味甘、平、有小毒。
19、蛇莓,中药名。为蔷薇科蛇莓属植物蛇莓Duchesneaindica(Andr.)Focke的全草。植物蛇莓,分布于辽宁以南各地。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热病,惊痫,感冒,痢疾,黄疸,目赤,口疮,咽痛,痄腮,疖肿,毒蛇咬伤,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烫火伤,跌打肿痛。
20、杜仲又名胶木,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21、蛇床子,一年生草本植物[1],高30~80cm。茎直立,有分枝,表面有纵沟纹,疏生细柔毛。叶互生,2~3回羽头细裂,最终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尖锐;基生叶有长柄,柄基部扩大成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片8~10,线形;花白色,花柱基短圆锥形,花柱细长,反折。双悬果宽椭圆形,果棱具翅。花期4~7月,果期6~8月。生于原野、田间、路旁、溪沟边等潮湿处。
22.洋荷(阳荷,ZingiberstriolatumDiels)又名:白蘘荷、野姜、野良姜等,属芭蕉目,姜科植物。有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消积健胃等功效,对治疗便秘、糖尿病有特效,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23、野小蒜,学名薤白(AlliummacrostemonBunge),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70cm。鳞茎近球形,粗1-2cm;外被膜质鳞皮。叶基生;叶片线形,长20-40cm,宽3-4m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长葶由叶丛中抽出,单一,直立,平滑无毛;伞形长序密而多花,近球形,顶生;长梗细,长约2cm;长被6,长圆状披针形,淡紫红色或淡紫色;雄蕊6,长长于花被;雌蕊1,2房上位,有3棱,长枝线形,细长。果为果。花期6-8月。主要生长于山坡湿地,田边草丛中。
赞赏
长按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治疗皮肤病的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jz/1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