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分布区域 >> 山间野果80后没摘过童年不算完整
这些野果,是不是勾起了童年的回忆,想起从前跟小伙伴上山采摘野果的往事?虽酸甜苦辣麻,但甜蜜永驻心间。
来吧,让我们再出发,按图索骥,上山采野果去。
茶片(也叫狗耳朵)
茶片,我觉得白色的要好吃一些。
2.茶包(茶波波),小时候常常去山上采的,觉得很好吃。
3.学名:茅莓,蔷薇科,别名: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可生吃,夏秋时山上很多,味酸甜。
这两种用我们那土话叫红泡。下面那种熟透后比上面这种要好吃些,上面的水多,一般长在田埂上或池塘边。下面这种长在山上或比较干燥的地方。
4.学名:枳椇.一般植物的可食用部分不外乎根茎叶花果种子,而枳椇的食用部分却是果柄,果实反而不能食用。果柄(花序轴)成熟时黄褐色或棕褐、紫红色,膨大呈肉质状,扭曲不规则棒状,有分枝,形似鸡爪,故有名鸡距子、拐枣、万字果、鸡脚爪、鸡爪梨、桔纽子、鸡爪树、金钩子、甜半夜等。其味甘甜而略带涩,经霜之后,涩味尽去,其味尤其甘美。枳椇其味甘美,生于高大乔木之上,采摘不易。-----这种吃过几次,味道很不错。
我家乡土话叫jizao,打霜过后就好吃了。甜甜的,没涩味了。要不埋在谷里闷熟了也好吃。
5.金樱子,有刺,需用刀剖开吃,秋季成熟,味甜,好吃。想吃它得小心刺破手,不过我们们那时候的吃法可简单的多,可是说出来怕会吓到大家,呵。---这个可以泡酒,吃了对身体很好,生吃没吃过。
6.本地俗称“乌栏扒”或牛胡子学名不知,九\十月份有,摘回来生吃或放在大米里闷熟,色、香、味俱佳,就是里面太多籽了。
7.桑椹:酸酸甜甜、止渴解毒、润肺通便,补血养颜。主治:口渴烦热,消渴,解酒毒,久咳,习惯性的便秘。桑椹是桑树之果实,故又称桑果。
土话叫桑子。他们说这树还分公母的,公的就不结桑子,母的就会结很多,不知道是不是这样。不过结桑子的树的确很少,母的树叶很少,公的都是树叶,以前养蚕玩的时候就去那些公树上摘树叶。
8.本地俗称狗屎梨,学名不知,秋季成熟,如果能在树上摘到成熟的,味道相当不错,不过不太容易,一般没熟就被摘去浸泡了。
9.菝葜的果实,味涩微甜,不太入口,夏秋有,一般推荐。
10.本地俗称“梧桐饭”或“十月乌子”,学名“乌饭”,秋季成熟,味甜,酸酸甜甜的滋味。
呵呵,味道很不错。
11.俗名“梨头草”,学名不知,叶子可吃,味道酸酸的,把叶子揉烂还可消炎,治无名肿毒。
12.菝葜的果实,味涩微甜,不太入口,夏秋有(下过霜后味道更甜)
13.地茄子
14.艾草(小时候常去采,在路边到处都是)在农村过端午节的时候家家都会有的,而且它是一种很好的药草,用它晒干后放鸡蛋煮汤,吃了对女孩子特好,妈妈常常会煮给我们喝,不过汤比较苦,一般人都不太爱喝,我还好,苦的东西我可以轻松对付。
15.乡下叫这个乌金子(音),这个不好吃,但很好玩。(要煮熟了才能吃的)
16.坚粒子,我觉得没板粟好吃,炒着吃还行。
17.很香,而且可以做菜。可能很多年纪小点的没吃过。叶竹是一味中药,我记得老人常采回来晒干做什么药剂的,快过年的时候用来做十井把子不过那时不太关心。
18.野柿子,摘下来放米里面沤几天再吃。
野柿子,觉得太麻口,不过比有些买的好吃。
19.杨头蔓,好像吃过。
20.小笋炒肉,酸小笋炒肉,那是绝顶美味啊!我记得我们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常带我们去对面的山上采,还有下面的蕨菜。
21.蕨菜,这种应该很多人认识的。
22.野葡萄提子的始祖
23.栀子花,很香,上山摘来当菜吃的。哇好吃......
24.毛栗子,跟板栗一样,外壳也一样,只是比板栗小,不过弄时要小心,别被外壳的刺刺到。
毛栗子,看着好想吃哦,记得妈有一次从山上打了很多给我们吃,那时候好幸福哦!毛栗子,这种还没长大。
25.我们土话叫酸Guang也叫(酸筒杆!),不知道学名叫什么,这种不知道有多少人认识,长在山上的水沟里的,我们小时候也和小伙伴一起去摘着吃,就嚼它茎里面的汁,酸酸的,味道不错。
26.这个我们的土话叫“毛桃”,其实应该很多朋友认识,就是捡茶籽的时节树上特别多,不过要等它软了才好吃,一般我们会放糙米里面。味道是跟现在的猕猴桃差不多的。
27.本地俗称“流涕枣”也叫“山萝卜”,学名不知,用它作出的酸枣糕乃是极品。
28.杨梅
29.鸡公蛋或清明籽,土话叫牛奶挤。
30.八月瓜(凤凰俗语)
这个长在藤上的,一般喜欢绕着茶树。农历九月份摘油茶的时候,就成熟可以吃了。很甜的,味道很正,口感绵软,和香蕉的香气和味道都几乎是一样的。
31.映山红,这个和公园里的品种不一样,山上的是能吃的,味道酸酸甜甜的。
32.奈李,青青的奈李很甜,特别是每缝双抢前后。每当奈李快没落的季节,在那些别人没摘干净的奈李树丛中发现一个就象珍宝一样的,兴奋,特好吃。
33.桃金娘:别名岗稔、姑稔子、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乌肚子。矮小常绿灌木,热带植物,较耐旱,生于红黄壤土丘陵上、两广地区极为常见。花期5-7月、果期7-9月,初秋,是岗稔果熟时节。其果先青而黄,黄而赤,赤而紫。挂果累累,像一个个缩小版的酒杯,果中有芯,很象一条虫子,芯外多籽,味道异常甜美。
34.野地瓜:野地瓜全株有乳汁,长达10余米,匐地而生,触地易生须状不定根,形似巨型蜈蚣,故又称匐地蜈蚣。因外形像枇杷,一些地方也称地枇杷。药用主治: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筋骨疼痛、腹泻、痢疾、乳腺炎、水肿、月经不调、产后血气痛、便血、流鼻血、瘰疬、接骨、跌打损伤、刀伤、疯狗咬伤、痈肿、脓疱疮、毒蛇咬伤。
35.茅草根儿。根,当然是要用工具挖的,并且,有泥土味,它同时也是一味药材,具有清火作用。小时候,母亲常挖她用来熬药。
36.蛇莓。小时候,大人常说,蛇莓之所以叫蛇莓,是蛇吃的东西,人吃了会中毒,也的确看到过蛇莓上有蛇吐的唾液,曾经不小心误食过,不敢告诉父母,偷偷的担心自己会不会死掉。那种心情,现在还记得。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想过,吃些蛇莓,一死了之。。。
来源:网络
=====华丽丽的分割线=====
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本篇内容
回复新闻,查看最近五期新闻播报;回复具体日期(比如),查看往期新闻
点击标题下面蓝字东南早报
请拨本社24小时热线
请东南早报泉摄汇(quanshehui)
扫一扫获得更多内容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广西省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关爱白癜风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