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

明明这么诱人的果,你们却不理睬我

发布时间:2017/12/8 13:35:12   点击数:

作者简介

『谢决明』

形色注册名“期野益智花”

自然爱好者

蛇莓(学名:Duchesneaindica(Andr.)Focke),蔷薇科多年生草本,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分布,因此具有特别多的别名,我留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众多别名中,含有“蛇”字的特别多:蛇泡草、蛇果、蛇藨、蛇蛋果、蛇泡草、老蛇泡、蛇蓉草、蛇皮藤、蛇八瓣、蛇不见、老蛇刺占、老蛇蔂、蛇葡萄、蛇果藤、蛇枕头、蛇含草、蛇盘草、麻蛇果、蛇婆、蛇龟草……

供图:诺诺

但不论是颜色还是形态上看,都跟蛇沾不上边,找遍各种资料也不得要领,唯一可以臆想的是,记载这种植物具有清热,凉血,消肿,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热病,惊痫,咽喉肿痛,痢疾,痈肿和蛇虫咬伤……也就是说,蛇可能怕它。

供图:诺诺

这种植物透着邪性。不仅是蛇怕,看上去连小鸟和虫子都“怕”它,红艳艳的浆果在绿叶丛中极其醒目,居然没有动物去吃,这就很有意思了,这种疑惧也影响到人,很多人都疑惑这种野果能不能吃,有没有毒?

我尝过这种果子,味道并不怪,跟其它野果红熟后的甜美没啥关系,确切地说是没什么味道,既不香,也不甜!

自然界的果实成熟后具有诱人的色彩,意在引诱别的动物去吃,为什么蛇莓的红果却那么不招喜欢?比较两者的差异,主要还是口味,也就是说动物寻找食物不仅仅是凭借颜色,更要凭借气味。动物们是怎样感觉到蛇莓不好吃的呢?应该就是闻起来的味道不同咯!

供图:诺诺

众所周知,昆虫具有极好的嗅觉,而人们以往认为鸟类是不具有很好的嗅觉的,因为飞在空中,离食物源太远,嗅觉派不上用场。事实真的如此么?美国科学家用红头美洲鹫做过实验,将腐肉埋在森林的地下,它们无一例外都能找到事先并不知道的埋肉地点,难道美洲鹫是罕见的例外?亚马孙雨林的金刚鹦鹉会定期找碱性盐土吃,以抵消野果食物中单宁酸毒性对身体的伤害,而按照我们的嗅觉能力,光靠鼻子是闻不出土壤中的这些化学物质的,如果不是对这种物质有特别的感应,金刚鹦鹉们是如何在没有地标的莽莽丛林中找到盐土的?再说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科学家在树林里的某些树枝上涂上盐水,然后在一旁观察,发现站到涂盐的树枝上舔舐的鸟类数量明显高于没有涂盐的树枝,涂不涂盐,在外形上是不会有差别的,除了嗅觉,还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这种有趣的现象呢?

因此我觉得动物不吃蛇莓的奥秘还在于蛇莓果实索然无味的特性,它不具备其它果实伴随颜色发红而产生的香甜或者发酵的酸味,在觅食的动物看来,这只是红色的小球,就像鸟类不会纠结于在地上用红颜色画出的圆点一样。

这样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很多小鸟碰都不碰有些肉嘟嘟的虫子,因为闻起来不好吃,这样也就避免了先咬一口,用舌头试的麻烦,如果是那样,虫子会被咬死,即使不被吃掉,虫儿们也会被实际消灭,而不是像现在我们通常看到的,连碰都不敢碰。

自然界就是这么奇妙,动物们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这东西好不好吃。

蛇莓的无性繁殖的能力很强,不一定需要借助种子来繁殖,它的果实好像不是逐渐变红的,而是突然间就整个红透了,红果现象是一种意义尚不明确的遗传特质所导致,不是为了吸引动物来吃,这种现象的生物学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最后说一句:连动物都不吃的野果,最好不要吃,至少不要多吃,因为我们的感觉有时候是很迟钝的!

编辑

稿子

重拾自然

—让科普更加科学让科学更接地气—

长按识别







































白颠疯医院地址
白颠病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fb/1444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