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

每日一药清热解毒蛇莓

发布时间:2020/2/1 13:33:42   点击数:

蛇莓

Duchesneaindica(Andr.)Focke

来源

蛇莓,中药名。为薔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indica(Andr.)Focke的全草。

相关名

蚕莓,鸡冠果、野杨梅,蛇含草、蛇泡草、蛇盘草、哈哈果、麻蛇果,蛇藨、地莓,龙吐珠,九龙草,三匹风,三皮风、三爪龙,一点红,疔疮药、蛇蛋果、地锦,蛇皮藤,龙衔珠,小草莓、地杨梅,蛇不见,三叶藨,老蛇刺占,龙球草,蛇八瓣,蛇葡萄、蛇果藤,三匹草,老蛇泡,蛇婆,蛇龟草,落地杨梅,红顶果、血疔草

图片产地

生于山坡、河岸、草地、潮湿的地方,产辽宁以南各地。

采收加工

6-11月采收全草,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状鉴别

一、药材性状:全草多缠绕成团,被白色毛茸,具匍匐茎,叶互生。三出复叶,基生叶的叶柄长6-10cm,小叶多皱缩,完整者倒卵形,长1.5-4cm,宽1-3cm,基部偏斜,边缘有钝齿,表面黄绿色,上面近无毛,下面被疏毛。花单生于叶腋,具长柄。聚合果棕红色,瘦果小,花萼宿存。气微,味微涩。

二、饮片性状:为不规则的段状,根纤细,须状,黄棕色。根头部膨大,多数被有柔毛的叶柄和茎的残基。茎细圆柱形,有的已压扁,灰绿色或黄棕色,具细纵纹及稀疏柔毛,切面中空。叶多皱缩和破碎,灰绿色或暗绿色,边缘具粗锯齿,两面均散生柔毛。果实矩圆状卵形,暗红色。气微,味微涩。

性味归经

味甘、苦,性寒。入肺、肝、大肠经。

功效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

主治病症

热病,惊痫,感冒,痢疾,黄疸,目赤,口疮,咽痛,痄腮,疖肿,毒蛇咬伤,吐血,崩漏,月经不调,烫火伤,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饮。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服。

中药故事

有一种路边的野草,叫做蛇莓,夏秋之际,长在路边的红彤彤的果实实在诱人,小伙伴们多会忍不住摘上几颗来吃。但有大人跟着的时候,往往就吃不到这种果子——可能是舅舅,可能是大伯,可能是房背后小伙伴家的婶婶,也有可能是恰好从路边经过的陌生人,他们会讲一些怪诞甚至是骇人的故事,让你对蛇莓的红色果子心存畏惧。

可能是“鲜艳的东西总有毒”的想法在作怪,可能是对蛇这种生物的恐惧的延伸,蛇莓被说成是“蛇吃的草莓”,只有蛇才会吃,甚至说它剧毒,吃得多的小孩子便会出现生命危险。其实蛇莓的毒性极弱,吃上几颗不会有任何不妥,只有吃过量才有可能导致拉肚子等症状。这东西也不是蛇吃的草莓。因此,冠以“蛇莓”的恶名,对这种实际上很可爱的小草而言,是很不公正的。

事实上,这种可爱的小草还有许多可爱的用途。它的果实是一味中药,可以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很多古籍中都有关于蛇莓的记载。近来的研究还发现它有降血压和抗癌的功用。

蛇莓植株能够匍匐生长,对泥土的覆盖度高,长有蛇莓的地方很少生长杂草,且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能保持绿油油的状态,加上它夏天有花,秋天又有果,养护起来又方便,优点多多,所以它现在也成为园艺中热门的地被植物,用它代替普通草坪,效果极佳。

如今路过田间,穿过小路,也还能无数次看见星星点点的红色小蛇莓,只是无法穿越回到20年前的夏天,重温儿时的欢乐,也无法穿越回到20年的夏天,重新品尝蛇莓的滋味。蛇莓入口,其实寡淡无味,真正有味道的,是那一去不回头的时光。

扫一扫







































CCTV品牌影响力采访刘云涛
献礼春节中科白癜风帮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cf/1821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