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成分 >> 莓家的孩纸非主流莓类
上集我们说到浆果世界里莓不胜收,不少成员下海从商,已为人们所熟知。这集我们来见一见日子过得没那么舒坦的莓族成员。——不仅没能下海捞金,还被端上了餐桌。先不说美味不美味,竟然除了人类,还要被熊、狼、鹅、蛇、狐狸、乌鸦等各种生物猎食,处境真是凄凄惨惨。
我们还是先讲母语吧,中文里面说的蛇莓,一些地方又叫蛇泡,传说与蛇有点关系,民间对它的说法不一,一说蛇吃的,一说蛇怕的,一说蛇爬的。但它并不是有毒的植物,它只是不好吃而已。
蛇莓属于蔷薇科蛇莓属Duchesneaindica,是矮小的匍匐草本植物。虽然在国内分布广泛,但还是常常被与蔷薇科草莓属的若干草莓物种混淆。其实蛇莓从外观上还是很容易和草莓区别的:哪有籽都突出果肉表面,还是球形的草莓啊?如果有花,就更容易区别了,蛇莓开黄花,而草莓的花是白色的。
蛇莓Duchesneaindica的果实,是不是很眼熟?内部是白色的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洋大人们所谓的各种“动物莓”:
Wolfberry(直译为“狼莓”),说起来是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英文名字,其实它也是中国人孰知的一种植物。指的就是茄科枸杞属的Lyciumbarbarum,也就是我们日常食用的,枸杞。
“狼莓”Lyciumbarbarum枸杞的采摘及干果制作过程
Bearberry(直译为“熊莓”),杜鹃花科熊果属几种植物的果实,一般包括Arctostaphylosalpina、A.rubra和A.uva-ursi三个种,其中以最后一个种最常见。请注意,虽然熊真的吃这些莓,但它并不太喜欢。既然熊都不爱吃,当然更不被人类待见:民间偶尔用叶子来做做草药,不常食用。
不好吃的“熊莓”Arctostaphylosuva-ursi,如果你尝一尝味道,就能理解作为熊,想要混饱肚子的岁月是多么艰辛了
Cowberry(直译为“牛莓”),美国人和英国北爱尔兰人口中的Vacciniumvitis-idaea。对,就是上堂自然课《越桔酱——宜家肉丸的传统配搭》的主角,杜鹃花科越桔属的越桔。
Foxberry(直译为“狐莓”),……不好意思,这货还是越桔。
Partridgeberry(直译为“鹧鸪莓”),……不好意思,这货仍然是越桔。
好吧,事实是这样的:越桔最初被瑞典人称作lingonberry,其中“lingon”前缀来自瑞典语,指的是常常与越桔长在一起、样子也较为相近的石楠(Callunavulgaris)。等它传入加拿大,在新斯科舍省,因被狐狸食用而冠名Foxberry(“狐莓”);在纽芬兰岛屿地区呢,则又变成了Partridgeberry(“鹧鸪莓”)或“Redberry”(红莓)。
洋大人们还真是偏好杜鹃花科的莓们,其实这主要是因为高纬度森林中杜鹃花科的植物分布很普遍,它们喜欢针叶林下的酸性土壤。不过当然也有例外:
Sheepberry(直译为“羊莓”),忍冬科荚蒾属的Viburnumlentago,也被称作Nannyberry(直译为“奶妈莓”……)。原产北美洲的喜寒植物。果实蓝黑色,味道不错。这货是常见观赏植物琼花V.macrocephalum的亲戚,没想到这家人里也能有作为食物的成员。
“羊莓”Viburnumlentago,已在美国东部作为观赏植物广泛引入人工栽培,不怕冷,是该地区很适宜的户外栽培种
上文是哺乳动物莓,接下来我们看看鸟类莓……
Crowberry(直译为“乌鸦莓”),杜鹃花科(又是你!)岩高兰属的若干物种(Empetrumspp.)。
“乌鸦莓”Empetrumnigrum,在国内仅分布于东北大兴安岭的高山顶部
Gooseberry(直译为“鹅莓”),虎耳草科茶藨子属的Ribesuva-crispa,中文名醋栗。同属的物种里有不少都有好吃的果实,另一个代表是黑茶藨子,R.nigrum,英文称作Blackcurrant,即时下被当作健康食品的“黑加仑”。
萌物“鹅莓”Ribesuva-crispa,长得略像葡萄,却是单粒生长的有爱小物一枚
好!非主流“莓”类就讲到这里。什么?菜没上完?好吧,“鱼苺”fishberry是鱼子、“咖啡莓”coffeeberry则是指未去壳儿的咖啡豆……小编我真是太糊弄了呢……
本文为果壳网原创,谢绝转载。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医院亲身经历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cf/1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