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蛇莓 >> 蛇莓成分 >> 探访原产地在线君走进鄂西深山立志坪寻找
写在前面的话
前段时间,陪一个好友回了趟我的老家,席间朋友给我父亲敬酒,说着一些感谢的话,顺带也说了一句感谢您培养了一位这样优秀的儿子,给他有些什么帮助之类的话。我父亲说:“我的这个儿子,我们还没得你们对他了解多。他从11岁就开始寄读,一直到后来在外面做事,这么多年,我们见面的次数不多,了解也少.....”。
深山彩石河
深山秋景
父亲的一席话,让我感到了深深的自责。的确,30年过去了,无论我在外面闯荡的是否有成就,但对家乡对家里关心和沟通真的太少,太少......对于生养我们的这片土地,我们有太多的亏欠!
途中景色
我一定要做些什么来弥补!我该怎么做?我们不是经常讲整合资源么?是的,我决定多到山里走走,利用好我们现有的平台和资源,结合我的老家以及和我老家类似的村寨丰富的各类资源,做好挖掘整理和互联网推广工作,协助这些原生态、绿色健康的产品和资源找到“婆家”,进而为这些留守村寨的父老乡亲对接到一些实际的收获。
我和我的团队将从现在起,不定期的对鄂西大山深处的各类资源进行探访。以“在线君村镇行”、“探访原产地”、“我的土家族”等专栏专题的方式推荐给您。也真诚的希望得到您和您身边的朋友的指点和帮助,我们携起手来,为大山深处的人们做点什么!我想这也是是从大山走出来的游子的共同心愿。
----在线君11月25日于清江河畔
视频:探访原产地立志坪寻找野生“拐枣”
前几天,一位在网上看到了“长阳微商城”有很多的长阳土特产在线上销售的读者打来电话,咨询说她老家有很多的拐枣,能否通过这个平台销售。特别强调了一句,自己在外工作,父母在家也很辛苦,也希望他们在家里有好的东西能够变成实实在在的价值。
她的话,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回家经历,也更让我勾起了对童年那些山野吃货的回味。是的,小时候,每年地里苞谷收完后,准备耕地时就是我们在田边树林寻找这个野味的时候。我们不是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吗?那就从这件事开始吧!
都镇湾镇的进山欢迎牌坊
我家地处半高山地区,山里资源很丰富,河下所产高荒所出的东西好像我们那里有生长。山脚的水稻和低山的油菜、高荒的漆树、包儿菜,我们都有种植过。山里的美味佳果,也是不胜枚举。但要说起奇来,恐怕要数拐枣了。拐枣的“果实”,其貌不扬,也没有美丽的色泽,而是棕灰色的,像弯弯曲曲的棒状物,有如筷子般粗细。没吃过它的人绝不认为它竟可以吃,以至不屑一顾。可是当你放在嘴里细嚼慢咽后,才觉得是如此甘甜,真有点像葡萄干呢!
我们星夜兼程赶赴原产地
我们于深夜抵达村民“杜寿强”大山深处的家
是不是有些出乎意料!?
拐枣在书上一般称作“枳椇”,别称有“金钩子”、“鸡距子”、“枸”、“万字果”等等。为叶乔木,高达10米多;嫩枝、幼叶背面、叶柄和花序轴初有短柔毛,后脱落。叶片椭圆状卵形、宽卵形或心状卵形,长8—16厘米,宽6—11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常不对称,边缘有细锯齿,表面无毛,背面沿叶脉或脉间有柔毛。两义式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小,黄绿色,直径约4.5毫米;花瓣扁圆形;花柱常裂至中部或深裂。果柄肉质,扭曲,红褐色;果实近球形,无毛,直径约7毫米,灰褐色。花期6月,果期8—10月。
早上起床拍摄的村寨环境
野生拐枣的外形
土家族的民族装饰--西兰卡普织锦
拐枣和我们土家的渊源应该是很深的,小时候都觉得是只有我们那里才出产的“特产”,因为它果实形态似我们土家服饰中的万字符“卍”,故我们又把它叫做万寿果。
寻找拐枣途中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是拐枣收获的尾声了
拐枣。属于鼠李科,枳棋属,和枣、酸枣是一家子。拐枣的叶子很像枣树的叶子,是椭圆形的,上面有3条很明显的叶脉。但比枣
树叶大得多,长可达8~16厘米,其花很小,白而带绿,于夏日开放。广泛分布各地,为阳性树种,生向阳山坡、山谷、沟边及路旁,或栽培;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广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河南等省。
山里到处都是宝贝
拐枣的果柄含多量葡萄糖和苹果酸钾,经霜后甜,可生食或酿酒,俗称“拐枣”;果实入药,为清凉利尿药,并能解酒;“拐枣酒”能治风湿症;木材硬度适中,纹理美,供建筑及制家具和美术工艺品等的用材。
村民邱家翠带我们到她常捡拐枣的地方
发现“拐枣”
我们吃的拐枣其实并非它的果实,而是它肥厚的果柄。其真正的果实是球形的,大如豌豆,坚硬而干燥,如果把果实剖开,可见里面有3个小室,每一室内镶着1枚种子。每当深秋,拐枣成熟之时,你只要用力摇一下树,拐枣就会像雨一样落下来,当地农民也常常一串串采下来,晾干后,拿到市场上出售,就像某些地区卖醋柳一样,极受孩子们欢迎。
拐枣分布很广泛,在我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各地都可以找到它们的踪迹。日本、朝鲜也有生长。拐枣适应环境能力较强,既耐寒,又耐较瘠薄的土壤。但它喜欢阳光,多生长在阳光充足的沟边、路旁或山谷之中。如果土壤深厚肥沃、湿润,拐枣就能迅速生长,可以长成很高的大树。
拐枣树的经济价值不小,其肥大的果柄干后含糖量可达47%,因而有“糖果树”的盛名。除生食之外,尚可酿酒。其木材坚固,纹理美观,可用来做乐器、家具以及诸如精致的木匣等工艺品。在中医上,其种子人药,有清热、利尿解酒毒之功效。其树皮、木汁及叶也可供药用。此外,拐枣的树形优美,叶大荫浓,也是良好的庭园观赏绿化树木。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都对拐枣树有浓厚的兴趣。苏联有一位学者曾对拐枣树做过不少研究,他认为拐枣在地球上已经有了万~万年的历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
拐枣的生长过程
拐枣树木是很好的用材木。其材质坚硬,纹理美观,易加工,刨面光滑,油漆性能佳,可用来作乐器、精致的工艺品、家具及建筑装饰等。此外,拐枣树是一种速生树种。树势优美,枝叶繁茂,叶大浓荫,果梗虬曲,状甚奇特,是“四旁”绿化的理想树种,作城市林园的喜阴花木及草坪遮荫树,亦十分相宜。
拐枣木材
拐枣原木地板
拐枣的多种吃法
看到拐枣这两个字,就会滋生醇香甘甜的感觉。那个“拐”字,无疑是因为它的果柄弯曲而得名。徐锴《注说文》云:拐枣“称作枳枸,皆屈曲不伸之意。此树多枝而曲,其子亦弯曲,故以此名之。”在乡下,它还有一个名字:鸡爪树。它的树冠,形似鸡的爪子,向天空伸去,聚揽着天上的紫气和阳光。
枣,平时大家见的多了,有时候当零食吃,煲汤的时候都会加几颗红枣下去,它的功效许多,在线君就不再这里说了,拐枣怎么吃?拐枣的正确吃法有哪些?我们来看一下拐枣究竟怎么吃才能发挥它最大的功效。
1、拐枣可以但不仅限于生吃哦,生吃的方法最简单,剥去果柄上的皮即可食用,。
2、枳椇猪肺汤:鲜拐枣克,猪心、肺各1具,红蔗糖30克。拐枣洗净,猪心、肺洗净并切成小块;将拐枣、猪心肺、红蔗糖共同放入瓦罐中,加清水毫升,文火慢炖60分钟后,调入少许精盐、味精即可食用。本肴具有解渴除烦之功效,可作为酒痨吐血患者的饮食治疗。
3、拐枣酒:拐枣干2枚,低度烧酒毫升。先将拐枣洗净,用刀切开,浸人烧酒中,密封,1周后启封饮用,每日2次,每次20毫升。本酒具有祛风胜湿的功效,适宜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饮用。
4、拐枣鸡肝:干拐枣2枚,黄鸡肝1具。先将拐枣杵成细末备用;鸡肝洗净,用刀切十字刀花,盛于盘中,撒上拐枣末,适量精盐,入笼中蒸20分钟取出食用。本肴具有健脾消疳的效果,可用来治疗小儿疳积。
5、拐枣四莓汤:鲜拐枣4枚,四匹瓦、蛇莓各10克。以上三味用清水洗净后,共入瓦罐中,加水适量,先以旺火烧沸,改用小火炖20分钟,滤出汤汁顿服。本汤具有祛风通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肝风内动,手足抽搐,小腹疼痛狗急,头风等病症。
上面说了五种拐枣的吃法,希望各位朋友们能够物尽其用。总而言之,拐枣是一个很好的水果,你可以生吃拐枣,也可以晒干了,然后搭配其他东西一起熬制成汤水,可以为汤水提一下味。我们和这些汤水的时候,也对身体也好。
不过在线君也说一下,生吃拐枣的时候,可能有一丝丝涩味。
关于拐枣的吃法,在线君就说这么多了,当然了,拐枣还可以搭配其他材料煲汤,这个大家可以慢慢摸索一番,也期待您的新菜谱。
土家自酿拐枣酒
拐枣有一个奇特的功能:解醉。古书中对其解酒毒,有很多趣闻记载。陆玑《疏义》云:“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本草衍义补遗》举出一个例证,说是一个三十余岁的男子饮酒发热,又兼房劳虚乏。服用拐枣煎药,解其毒,乃愈。
民间常用高粱籽做酿子与拐枣发酵做拐枣酒,拐枣酒能医治风湿麻木。土家拐枣酒的做法原生态,连曲子都是用土曲,酿酒设备和流程更不必说,完全源自大自然。一起来看看吧。
酿制拐枣酒需要准备的食材和工具:高粱籽、拐枣、土曲、天锅、酒甑。发酵中的土曲,主要材料是草药,以前的土法做醋也是用这种曲,无糖化酶(俗称快曲)。酒甑,一种木头做的类似于没底的木桶,只不过是上面稍小。自酿的拐枣酒,因为是果酒所以有点淡淡的黄色,像药酒一样。
酿造原理:天锅是放在甑子上的。地锅是放在灶上的。烤酒的时候地锅里加水,上面盖上用竹子做的蒸屉,蒸屉上用纱布覆盖,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粮食掉进水里。纱布上放上发酵好的碎甜高粱杆和粗糠以及碎米釀子、拐枣,大概占甑子体积的70%。上面盖上天锅,里面的水保持在40度以下,利用酒精挥发和蒸汽遇冷水凝结下落的原理酒就顺着一个导管接到外面。
最后,不得不说的,也还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本次原产地实地探访拐枣的生长环境后,我们也和当地村民沟通了一个合作办法,通过我们的线上平台协助销售当地的一些特色土产。
本次我们预购了斤拐枣,按照每克一份,9.9元包邮的方式分散发送的各地的网友品尝,如果您也对深山的这个野果感兴趣,可以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进入我们“长阳微商城”中的拐枣订购页面,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点击“阅读原文”,体味一份酸甜的野味从山野到舌尖的旅程!
赞赏
长按怎样治白癫风白癜风医院福州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shideyanjiu.com/smcf/14453.html